肉桂茶最早是武夷慧苑的一个名丛(另一说原产是在马枕峰)。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已是武夷山茶园栽种的十个品种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其品质特殊,逐渐为人们认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发展到武夷山的水帘洞、三仰峰、马头岩、桂林岩、天游岩、仙掌岩、响声岩、百花岩、竹窠、碧石、九龙窠等地,并大力繁育推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屡获国家级名茶殊荣,现已成为武夷岩茶中的当家品种。
名丛档案:大叶片高产量
武夷肉桂为无性系品种,茶树为大灌木型,树势半披张,梢直立。树高与宽幅可达2米以上。自然生长者高、幅达3米以上。叶片水平着生,叶长6.6厘米至12厘米,长者达13.3厘米;叶宽2厘米至4.7厘米,叶幅最宽者6厘米;叶色淡绿,但随不同土质和施肥量多少而变深或变浅,叶肉厚质尚软,叶面内折,成瓦筒状,有大叶乌龙品种特征,叶缘略具波状,叶齿细浅,30对左右;叶脉细稳,7至8对左右,叶长椭圆形,叶尖钝,整株叶片差异大。于每年四月中旬萌发茶芽,五月中旬开采,一般情况下,每年可采四次,而且夏秋茶产量较高,全年亩产可达150公斤以上。
品质特点:花果香辛辣味
采摘时须选择晴天采茶,待新梢伸育成驻芽顶叶中开面时,采摘二三叶,俗称“开面采”。制作时,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其中鲜叶萎凋程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因此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
总之是一堆的“肉”,让初饮岩茶的消费者如坠雾里,不明就里。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