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的定义介绍如下:
2、从需求定义:世界屋脊高寒缺氧,辐射强,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臧茶成为调和和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高海拔地区不产茶,所以要从汉区贩茶到高原,就形成了藏族生存的补给线(茶马古道、南路边茶),藏茶也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只茶;
3、从民族物质互补定义:历代历朝都将藏茶作为替换战马和节制藏胞的锐器,曾一度使茶成为政治需要的砝码,到明代洪武年间最为严厉;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位提高,臧茶友成为连接民族友谊的桥梁。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采摘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
藏茶的中心产地从古自今都在四川雅安。雅安原为西康海省省会,称雄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理学上称"雨极").雅安境内的高山自古出名茶,传说2000多年前,有位叫吴真理的道士在蒙山收集野茶,种下七株仙茶,取甘露井水熬煮,创造了"茶"这个流芳百世的饮品。因此,雅安可以说是全世界"茶"的诞生地,是茶叶的鼻祖。到了唐宋时期,雅州出产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通过西南边陲运往西藏,形成初具规模的"南路边茶".中央政府曾用茶来换取西藏的战马,这就是着名的"茶马互市".管理"茶马互市"的官方机构叫"茶马司".
目前雅安境内遗留听古遗茶马司还有六个,历史记载中以雅州、碉门(今雅安天全)和黎州(今雅安汉源)最为着名。雅安作为藏茶生产中心和茶马交易的集散地,集中了从四川泸州、宜宾、灌县、重庆等地和一部分云南的原料茶重新整合,规模空前壮大,运送藏茶入藏的马帮在古雅州集结时,最多达到三千壮丁,两千驮马。每年都有15000匹以上甚至多达20000万匹马在雅安成交。雅安作为茶马贸易的中心,又是扼川藏、川滇的咽喉之地。所以"茶马互市"的政策法令都以雅安首发。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明初,雅州碉门茶马司规定,西藏的上等马给茶40斤,中等马给茶30斤,下等马给茶20斤。"到了战马稀缺年份,雅州碉门茶马司又改规定上等马给茶120斤,中等马给茶70斤,下等马给茶50斤。"说明雅安在"茶马贸易"及藏茶的运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藏茶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积极、正面的作用。藏茶中含大量的茶多糖、茶多酚、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及纤维素和各种有机物,对健康大有裨益。经常饮用藏茶可以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糖,控制血压,还有抗氧化、抗辐射、甚至抗突变。藏茶是预防肿瘤的常备饮品。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处在高寒缺氧,果蔬馈乏,强辐射的环境下,但是他们的体格普遍健壮,且能适应各种异常的生存环境,与每日饮藏茶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几乎是"一日三次茶,一日一顿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藏族同胞对藏茶的人均年消费量是8000克左右,有的达到15000克,说明藏茶对健康是多么重要。
现代人活动量少了,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多了,随之而来的代谢性疾病增多。如果常饮藏茶,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都市病"问题。
藏茶的原料来自粗大成型的茶叶,从品感的角度有些弱,在内地市场的接受人群相对要少的多。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