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料记载,安化产茶自唐代开始,元末明初开始大规模生产,明万历二十三年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
大约在10年前,当地开始重振这一产业。
2007年,安化黑茶的年产值还不足1亿元,而如今,产值过百亿,增长过百倍。
几经沉浮
位于资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的安化县,是湖南省益阳市下辖区县之一,也是益阳市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宋熙宁六年,安化建县后,朝廷在资水北岸建立博易场(即茶市),用米、盐、布、帛交换(专卖)安化茶叶。
清朝嘉庆年间,安化茶人创制了安化千两茶以及天尖、贡尖、生尖等世界独一无二的黑茶珍品,千两茶以外形古朴大器、制造工艺特殊而享有“中国茶文化的化身”和“世界茶王”的盛誉,是中国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建国初期是安化黑茶边销茶大发展时期。边销茶,又叫边茶,因用于供应边疆少数民族饮用而得名,属紧压茶,是茶叶的一种,因其种类形状像砖样,传统的重量一般分4市斤、2市斤、l市斤一块,俗称砖茶;因主要在我国边疆、高原、牧区销售,也是专供茶:;由于该类茶叶的大宗品种主要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故于商业经营中称为“边销茶”。
戴恩辉是地道的安化人,小时候常常听见奶奶跟妈妈说:“媳妇,你把茶煎这么浓,上工会饿坏的。”
边销茶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但利润空间微薄。
百亿富民产业
此后,安化黑茶逐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安化县政府提供给本刊的材料显示:全县茶园面积从2007年的10.9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28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08家,厂房总面积35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茶叶加工量由2007年的1.1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5.6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达1.5亿元,茶产业税收已连续三年过亿,稳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安化茶”三个公用品牌的估价也升至35.8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安化黑茶专卖店已有5000多家,营销网点和网店10万个以上。
目前全县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达32万人,劳务收入30亿元以上。
1975年出生的刘波,白手起家创业,先后创建了立信电器超市、立信水泥制品厂、马路镇综合市场。
几年前,看好安化黑茶产业的他和几个同学联手成立了湖南省云上茶业有限公司。
如今,刘波成了当地的致富能人。因此,刘波还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湖南省云上茶业有限公司茶园所在地安化县马路镇天台山村,海拔近千米。记者采访当天刚好下雨,村子完全被浓雾掩盖。
以前,这里的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今年58岁的梁赛刚也曾是外出务工的一员。他在外务工8年,但收入并不高。
茶旅结合
除了种植、加工和销售茶业之外,刘波还计划利用当地独特的风景进行产业布局,包括度假酒店、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综合服务。
事实上,为进一步拓展产业附加值,安化县政府加强了黑茶与旅游的结合。
安化县政府表示,将继续坚持“扩基地、强企业、响品牌、提品质、拓市场、重监管”的产业发展原则,倡导“绿色加工、品牌营销、普适消费、健康饮用”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与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规模化茶产业体系,强化提升安化黑茶产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茶旅深度融合,确保安化黑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