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往往是一连串的因缘结合而自发性发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故事,没有对错,且不可重复。
说到普洱茶,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曾经在台湾发生过的许多段子以及后续所引发的推波助澜都是一段谁也跳不过去的历史。我以一个身在台湾,喝普洱茶多年的人的所闻所见,试图把这段早期发生在台湾的重要历史事件串一串,如有错误也请大家指正。
台湾茶下坡
事情要从80年代说起,或者更早些,也许是30年代。那时候台湾从福建地区学得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和茶种,在台湾山地试种成功,很快台湾乌龙茶便以质量优良而著称,不仅成为台湾人自用、送礼的日常饮品,甚至还外销国际赚取外汇。早期台湾的茶树都是种在离家较近的山陵地(方便管理),因为海拔较低所以苦涩度较高,因此制作方式大多以中高度发酵为主(俗称红水乌龙茶),但是随着市场的竞争性,人们发现高山茶的苦涩度较低,香气也更好,于是茶山从冻顶鹿谷一带逐渐移往阿里山甚至梨山等高海拔地区,而发酵度也随着种植海拔越来越高而越来越低——茶山高山化,茶质绿茶化,这似乎成了一种定律。
大约在1980年代中期,一件影响台湾茶走向的大事件发生了,那就是开始有了比赛茶,那是由官方举办的,由茶改场的专业评审主导比赛名次,因为具有权威性,当然也大幅度地主导了台湾乌龙茶的制作风格,首先在外观上要求漂亮,于是球形乌龙茶成为主流,其次要求清香,于是茶汤更往绿茶化的边缘迈进,如此一来,以前可以经年陈放的红水乌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立即现饮的绿水乌龙,慢慢地有人发现,台湾高山乌龙茶是更香也更甜了,缺点是不耐泡,而且喝多了也好伤胃呀
紫砂壶兴起
台湾人喝茶半世纪(1930~1980年)慢慢地也喝出了一点讲究,台湾有句俗语这样说的:“文章、风水、茶,能懂的没几个”,可见茶水之深呀。如前所述,台湾茶人除了讲究茶叶本身之外,也讲究茶壶的适茶性,一般粗制滥造的台湾大陶壶或者大瓷壶自然是看不上眼了,于是,大约在1980年左右,全台湾的茶人一致把眼光聚焦在来自大陆的宜兴紫砂壶,并且奇迹般地在全台范围形成了长达20年的紫砂壶收藏热潮。而我认为,这一波20年台湾紫砂热正是把云南普洱茶引入台湾的滥觞(作者的个人所见)。
为什么我说台湾紫砂壶收藏引发了台湾普洱茶热潮的滥觞?故事又要回到那个年代说起,80年代大陆还没有改革开放,除了可以通过香港地区间接交流之外,台湾与大陆基本上是无法接触的,更别谈到彼此贸易了,但是,赔钱的生意没人做,杀头的生意有人做,因为台湾火热的紫砂壶需求,于是生意人见钱眼开,开始了走私紫砂壶的生意。那时候直接到大陆岸边走私是不实际的,于是大量的船员和黑船便借着香港这条通道做起紫砂壶买卖,而大陆在改革开放的口号下也从善如流,陆续在香港设立了四大公司(锦峰、英泰、双鱼与海洋),那时候正好是台湾的经济狂飙期,所谓的“台湾钱淹脚目”,一把紫砂壶只要过了台湾海峡几乎有数十倍的利润,暴利保证了往返海峡两岸的走私船络绎不绝。
总结:美丽的错误
以上笔者所列九点也许只是普洱茶漫长历史中的一个台湾插曲,各个结点并没有太大的因果关系,却因缘际会的改变了普洱茶的历史,把一个从来不是主流的边区茶品推向品饮中国的显学地位。
现在有许多内地茶人否认台湾人推广普洱茶的功劳,他们说台湾人就是很有赚钱的一套,爱说神话呼悠内地茶人,对此我并不否认台湾人确实爱赚钱,但是我必须强调的是:文化往往必须借助商业的脚步才能不断传承,没有利益没有传承。所以,我把台湾茶人对普洱茶的传承总结为“美丽的错误”,并以诗人郑愁予的短诗《错误》作为本文的结束——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如小小的窗扉紧掩。
……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原文详见《普洱》杂志2016年3月刊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