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谣言1:喝茶会导致胆结石
然而不少医学问答网站都显示:长期喝浓茶容易导致胆结石。
理由是浓茶会刺激胆道,从而导致结石发作;并且还有人称茶里的鞣酸与胆囊内的钙盐易形成不溶性物质,构成胆结石的核心。
总的来说,就是长期饮用浓茶是会增加患上胆结石的可能性的。
小白鼠:绿茶中提取的EGCG可有效降低胆结石的形成
来自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的硕士生论文《EGCG抗结石形成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完美终结了这个谣言。
研究者用24只小白鼠开启高脂高胆固醇的富态饮食,再用其中12只小白鼠投喂EGCG一段时间后,喂投过EGCG的小白鼠没有一个形成结石,而没有喂投EGCG的小白鼠有10只都长了结石。
谣言2:喝茶会导致钙流失,引发骨质疏松
这个流言并非空穴来风,编辑在查找资料的时候翻到了它的出处。
2009年一篇中南大学名叫《女性习惯性饮茶对骨密度、骨质疏松、低骨量及骨折风险影响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里,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形式,明确指出在2248女性被调查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女性患骨质疏松的概率增大。
这个疑惑一直到2017年6月23日新华网的报道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研究者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与上面的实验方式不同,这一次盛军教授也是采用小白鼠做的实验,并且对之前的实验极具针对性。因为盛军教授是将小白鼠的双侧卵巢摘除,用来模拟激素水平快速大幅度降低的更年期女性及老年人。
最终实验表明,在小白鼠饮用普洱茶6周后提高了它们的雌性激素水平,并且还能维持钙、磷的平衡,关键的是还改善了股骨骨密度以及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此处省略一万看不懂的字~)。
反正胖子看到的就是:喝茶能够瘦!
小白鼠:茶语网茶评组几乎都是胖子
譬如说,茶语网的茶评组团队几乎都是微胖界的。
所以,关于减肥,还是那句话比较靠谱:管住嘴、迈开腿!(请茶评组的小伙伴谨记!)
谣言4:以茶服药,必定失效
所以几乎所有人在吃药时都会选择不用茶水服药,因为这也不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
小白鼠:这次没有死实验老鼠,答案就很明了
终于有一个话题没有论文告诉我们,死了那么多小白鼠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问题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国家一级评茶师王岳飞老师告诉我们的。
有的药可以,有的药不可以!而且只要间隔1小时都不会有多大问题!
但是有几类药物在服用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金属类药;催眠、镇静等药物(如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酶制剂药(如助消化酶)不能用茶水送服。
但总的说来,用茶水服药这个问题并不绝对,只要服药和喝茶时间前后间隔一小时以上,绝大部分药物问题都不大。
谣言5:茶叶里面有致癌物黄曲霉素
听起来让人对所有茶叶都近乎望而却步。
小白鼠:黄曲霉素在普洱茶上不能存活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搞懂,黄曲霉和黄曲霉素。
黄曲霉是粮食和食品中最常见的真菌,但不是所有黄曲霉菌株都能产生毒素成为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之一。
对于这样的谣言,一篇《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外源接种黄曲霉素产毒研究》中已经论证出: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接种的黄曲霉能在茶叶中生长繁殖,初期生长较快,但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黄曲霉在茶叶中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并且数量逐渐下降,发酵终止时,未在茶样中检测出黄曲霉素。
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所有谣言,如果茶友们没有时间去一一推敲,查阅论文、资料,那么茶语网就帮你一网打尽!
喝茶是一件趣事,并不是治病、救命的严肃话题。您觉得呢?
参考资料:
山冬梅《EGCG抗结石形成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黄碧《女性习惯性饮茶对骨密度_骨质疏松_低骨量及骨折风险影响的初步研究》
饶华《普洱茶对大鼠钙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亚莉《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外源接种黄曲霉素产毒研究》
付秀娟《普洱茶发酵优势微生物、酶与主要功能物质关系的研究》
付秀娟、宋文军《不同种类微生物对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影响》
陈可可、张香兰《曲霉素真菌在普洱茶后发酵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