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你是一个合格的茶人吗

时间:2023-12-08来源: 茶周刊 作者: 孙忠焕浏览:
何为茶人?有人说,一切种茶、制茶、卖茶和爱茶人士就是茶人。我认为,这是对茶人的通俗而泛泛的表述,缺乏“茶人”这个称呼的特殊含义。一个事物太泛泛了,既缺乏了回味,又没“精神”可言。我认为“茶人”,应该是一切从事茶事业发展和爱茶懂茶的有识之士并愿奉献的人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何为茶人?有人说,一切种茶、制茶、卖茶和爱茶人士就是茶人。我认为,这是对茶人的通俗而泛泛的表述,缺乏“茶人”这个称呼的特殊含义。一个事物太泛泛了,既缺乏了回味,又没“精神”可言。我认为“茶人”,应该是一切从事茶事业发展和爱茶懂茶的有识之士并愿奉献的人。
这个概念与通俗泛泛的茶人表述区别:不是一般以茶业而作谋生工作的人,而是把工作当成“事业发展”的有识之士,不是一般喜爱喝茶的人,而是“懂茶爱茶”的有识之士;不是唯利是图之人、而是愿为茶事业奉献的人。
一般地说,工作是为了谋生的需要,是为了生计的一种无奈,而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的有识之士,是有追求、有梦想、有责任心使命感的人,这样的人可为自己的追求而奉献自己的一切。爱茶的人才肯用心地去钻研茶,在懂茶中更爱茶,爱茶懂茶的才是有见识、有品位、有文化的茶人。肯用心“心安则强大”,这样的“茶人”才能创造出茶的文化、茶人的精神。
茶经》中说:“闻于鲁周公”。鲁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名叫姬旦。他是辅佐周朝、改定官制、制作礼乐,完备了周朝的典章文物,封于山东曲阜,是为鲁周公。以后春秋齐国有晏婴、西汉有扬雄、司马相如等文人雅士都爱喝茶并创造传播了当时有关茶的文化事象。这些人都是“当今雅士”、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也称之为社会精英。
 
我们现在说茶艺茶性、茶德、茶道等茶的文化事项,实质上是人艺、人性、人德、人道等人创造的文化,从而可“品茶品味品人生”。
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说:“茶道是人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为品茶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古代由精英们创造和传播的文化,具有教化和文治的意义,会使社会广大民众从认知到羡慕、向往直至模仿而普及,又在社会民众普及中丰富发展,构成社会主流文化而汇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河流中。吴觉农1942年9月在崇安茶叶研究所周年会上说:“要养成科学家的头脑、宗教家的博爱、哲学家的修养、艺术家的手法、革命家的勇敢,以及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分析能力”。显然这是对“茶人”的要求,可见“茶人”这个专用词的含义之不一般。这样的“茶人”创造的精神对社会才会有传承和弘扬的意义。
 
何谓“茶人精神”?人之所以是人,不是把物质仅作为纯粹的物质,而是能把物质当成人的物质从而演化成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唐代陆羽前后相当长时间里,人类只知道茶之生、茶之育、茶之器,不了解茶之效、茶之寓。许嘉璐先生说,茶之效也只知道“荡昏寐,饮之以茶”。古人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道”即是“寓”,是内涵、是意识形态,即文化;“器”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动手能力,是技艺。1200多年前陆羽著《茶经》一书后,人们才逐步理性地认识到茶,并体悟、联想出茶文化
在陆羽的《茶经》中,他第一次提出规范茶人的品德行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是中国古代儒释道雅士和士大夫们所崇尚的行事做人的道德修养规范。在我看来,精行,即行精,行事认真精致,求真务实、科学严谨;俭德,即德俭,做人勤奋艰苦、清净俭朴、淡泊名利。
 
纵观陆羽的一生,他不仅是精行俭德的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学识渊博、艰苦励志、爱国爱茶、不羡奢华、不畏权贵、历尽艰辛,历时十几年,几易其稿,写出了一部惊世巨著《茶经》。《茶经》的系统性、实践性、文化性、时代性,对当今仍有科学的指导意义。陆羽倡导的“精行俭德”,实际就是茶人应具备的品德和精神。千百年来,精行俭德的茶人精神,激励着代代茶人
 
吴觉农先生是现、当代茶人的又一个杰出代表。陆定一同志早年评价吴觉农先生是:“如果说陆羽是‘茶神’,那么说吴觉农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茶圣’”。作为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专家、社会活动家,又是我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当代中国茶学的泰斗,在世界茶界享有很高声誉的科学家,他对“茶人风格”是这样概括的:“我从事茶叶工作一辈子,许多茶叶工作者,我的同事和我的学生共同奋斗,他们不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不慕高堂华屋、锦衣美食,没有人沉溺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大多一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清廉自守、无私奉献,具有君子的操守,这就是茶人风格”。吴先生的“茶人风格”与陆羽的“精行俭德”一脉相承,他们的卓越业绩天地可鉴,与日月同辉。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先生在纪念吴觉农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吴觉农集》首发式上赞扬吴先生说:“深深凝结爱祖国爱华茶的高尚情怀,始终秉持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大力弘扬勇于探索、志于实践的创新精神”。以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品格,实际上就是当代“茶人精神”。陆羽、吴觉农及代代致力于茶的事业发展和爱茶、懂茶的一大批有识之士都具有这样的“茶人精神”。正因为有这样一大批茶人在传承和弘扬“茶人精神”,中国茶不仅成为中国的“国饮”而誉满世界,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媒介,成为全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乐趣的福音。
 
今天,我们传承和弘扬“茶人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再创茶业强国的辉煌”做出新贡献。复兴中华茶文化要坚持“文化自信”,紧跟时代发展,文化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面向产业,“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振兴中国茶产业,也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面向市场、面向国际,抓住时机,“六茶共舞”,探索创新。
 
当前,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就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实际。一方面茶和茶文化完全可以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一个美好生活内容,另一方面要发扬“茶人精神”,面对“不平衡、不充分”这个实际,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机,创新理念,大力倡导“茶为国饮”,全面推进建设“健康中国”和实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等时机,使茶产业茶文化成为民众美好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共同谱写我国茶文化茶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产业发展  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茶产业  喝茶  普洱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休宁道家茶人朱升小传
休宁道家茶人朱升小传
「百年味道」中华茶人传递计划
「百年味道」中华茶人传递计划
 感谢茶人的付出 感激品饮的缘
感谢茶人的付出 感激品饮的缘
亚洲茶人论坛散记
亚洲茶人论坛散记
提升茶人格调的技术帖
提升茶人格调的技术帖
 品茶是品茶人心的回归
品茶是品茶人心的回归
宽容是茶人的美德
宽容是茶人的美德
茶人的怀念
茶人的怀念
茶宠茶人用茶水滋养的宠物
茶宠茶人用茶水滋养的宠物
喝茶人的三个阶段
喝茶人的三个阶段
80后茶人的白茶梦
80后茶人的白茶梦
“斗记茶人”肝胆相照的故事
“斗记茶人”肝胆相照的故事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