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味之味是至味,一直是茶界的一个公案。
这个句式很有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的意味。
可若觉得最生动的,却还是乾隆皇帝的一段轶事: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久慕西湖龙井之名,特来杭州品饮此茶。
待茶农泡好,乾隆轻啜几口,一下子竟没能感受到其中的真味,颇为失望之下,遂在纸上写了四个字:“淡而无味”。
接着,又喝了几口,才面露异彩。细细观之,汤色碧绿,芽芽直立,煞是好看。几番啜饮之下,回味甘甜,唇齿留芳,于是又写下八个字:“无味之味,乃是至味。”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陆次云的知县写了一本《湖壖杂记》,里面有这么一段话:「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旧时士大夫饮茶,追求的是茶的清香,味的淡雅。
他们眼中的好茶味,并不是震撼人官能的浓冽霸道,而是如“太和之气”一般的隽永飘逸,又如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无味之味”。
这种味,与其说是对口舌间产生的生理反应的一种体会,倒不如说是哲理上的认同,所以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恬淡为上。”
无味之味,即是淡味。无味处为真味,所谓真味,就是物质的自然味道与基本味道,它是其他味道的基础。
明人熊明遇在《罗岕茶记》中说:“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大凡香重浓而不清,味重苦而不醇,色重深而不净,都不能说是好茶。
淡味乃至味,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从茶叶内质上来看,对味觉感官起决定性的成份为:
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其分别对应了:涩、苦、甜与鲜爽。
是以,一泡茶里面,茶中内含物质的平衡协调性好,茶氨酸含量越高,相应的甜度、鲜爽度就会越高,刺激性低,喝起来也就更为顺滑,便会让人感觉淡。
此时说的“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茶质的单薄,而是一种饱满高足的韵道。
这种感觉,就如同我们听一曲古琴弹奏时,一个乐句与另一个乐句之间几乎稀不可闻的“余音”,似有还无。这种处在感官界限边缘的滋味,最是精微纤细,淡泊得几乎无味,却总让人意犹未尽,不用心领会是尝不到的。
孔子云:“质有余也,不受饰也。”从有色上升到无色,有味升华为无味,从而使本色朴素的味道成为至美。而淡,正是贯彻始终的一抹滋味,读懂了淡,也就理解了茶的无味至味。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