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就是在登山看风景,每个高度各有风景,而每一幕风景都值得被珍惜。
那个人是如何看待易武茶呢?
它带给身体的品饮体验是难以忘怀的,回味无穷的,久久不能平息的。
用一个词来总结下,易武茶,喝的是底蕴!
一、不喧哗,自有声。这才是易武茶的真正魅力。
但无论外界的声音在嘈杂,易武茶似乎总能独善其身,入行那么久,我极少听到有关于易武茶炒作的新闻,甚至连江内六大茶山(古六山)的新闻都很少有听到。
可是收易武原料的朋友都知道:
第二,原料贵是一方面,这么贵的原料竟然常常一茶难求。最典型的如薄荷塘,鲜叶需要提前预定,排队等号,买到鲜叶凭的是缘分;
原料贵且一泡难求,又鲜有炒作之声。那易武茶凭借的是什么?口碑。口碑从何处来?
只有真正的普洱茶资深玩家才知道,易武茶是不需要炒作的,但凡形成正确的品饮体系,懂得古树茶更深层次品饮价值的茶友,喝过纯正的易武好茶,就会被其细腻而劲道,野性且纯净的品饮体验俘获,成为死心塌地的拥趸者。
不喧哗,自有声,这是任何炒作都替代不了的,这是易武古茶的魅力,也是其金字招牌!
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易武茶的底蕴之一!
二、易武茶的魅力,在于细分,在于深度。
山头茶为什么要细分?
细分一词的背后,是极致的品鉴能力,名山茶独特的小区域气候造就了更鲜明的特点和更棒的品饮体验。
换而言之,产区里越细分,代表着茶人玩古树茶的深度越深。
毋庸置疑,没有一个茶区如同易武一样分得这样细致。
我们来看看易武这些名微产区的产量吧:
近年风光一时无两的薄荷塘一类古茶树一个春茶的产量大约80公斤;二类古树大约2000多颗,大都是100~200年之间的古树茶,部分经过矮化的,一个春茶的产量大约在500~600公斤左右;
号称将成为下一个薄荷塘的“哆依树”,不过是一片只有上百颗高杆古树组成的森林茶园,以每颗树2公斤计算,一季春茶的产量也不过200公斤;
更不用说类似刮风寨、天门山、茶王树等等的小区域了。
易武产区许多时候只是一片地或几片地被单独挑出来做“名微产区”,类似麻黑的石门坎、高山寨的芭蕉林、甚至是薄荷塘的一类、二类等等。
这些极致的小产区,都有着共性:细腻劲道;野性纯净。但似乎又各不相同,此前我们谈论一款茶无外乎:色、香、味、气、韵;
只有在谈论易武这些名微产区时,才有必要谈论其“神”。
神即神采,源自书法“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正如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品格精神会融入其书法一样,看颜真卿看到了“庙堂气”,看王羲之看到了“俊逸气”,看苏东坡看到了“书卷气”;一款茶的生长环境、树种叶种也会对其茶叶特点造成影响,最终呈现于品饮体验,正如再品曼松时,感受到了“富贵闲人”的气息;在喝薄荷塘时,感受到“山野隐士”的气息;在喝麻黑高杆时,感受到了中正平和的儒生气……
三、喝易武,喝的就是底蕴!
于我而言,饮临沧茶,如读《水浒传》,江湖儿女,快意恩仇,酣畅淋漓;饮勐海茶,如读《三国演义》,读的是历史的厚重,品的是人心的沉浮;饮易武茶,如读《红楼梦》,细腻灵动,饶有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临沧代表的是山头茶的广度,直接,丰富,品饮体验容易捕捉;勐海茶代表的是山头茶的厚度,雄强宽博,饱满厚重;易武茶代表的是山头茶的深度,细腻深邃,柔中带刚,余韵悠长。
所以品鉴,无所谓高低,以自己的品饮高度去匹配山头茶的深度就好。
然单论易武茶而言,我觉得喝易武茶,喝的是底蕴。何谓底蕴?
有人只看到了易武的老街,却看不见百年前易武老街上万商辐辏的茶业盛况;
有人只看到了茂密丛林里高高的古树,却不知道 这颗古树的营养来自地下十几米甚至是几十米的土壤深层;
有人只喝到了易武茶的香扬水柔,却不知道香扬水柔的背后,是灵动如舞曲的汤香,细腻如婴儿肌肤的水路,深入味蕾的韵味,以及两腋习习清风生的体感,
有人只喝到了水路、韵味、体感和汤香,却不知道这样的品饮体验暗合儒释道上千年传承的精神。
底蕴,是体验,是历史,是文化更是精神。
这就是易武茶。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