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的取舍,是没法强制的”】
@老茶鬼微刊:一个普洱茶品牌能否深入人心,品质的稳定性是基础,与核心客户的良性互动也不可或缺。有的厂商苦心经营多年,却始终无法建立起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老客户不断流失,新客户将信将疑,归根到底还是品质与沟通方面的问题。
厂商对客户最大的尊重,体现在每一款产品的用心程度上,而非在“主流媒体”砸了多少广告,拿了多少“大奖”。作为一个诚信系统严重缺失的行业,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便赢得了市场,前提是靠产品说话,别玩虚的。
与其它茶类一样,普洱茶远非卖方市场,再火热的山头,也不具备非买不可的理由;再“高端”的品牌,有什么资格摆出一副奇货可居的架势?客户可以随时用脚投票,市场上从来不缺高性价比的产品。
一些所谓“大品牌”渐渐黯淡下去,并非推广力度不够,而是自己的产品暴露了底线。“看客的取舍,是没法强制的,他若不要看,连拖也无益。”(鲁迅《准风月谈·偶成》)
【泡茶技巧】
@茶仙僧:不好的散茶把水温降低,甚至六七十度出汤,味道也香甜可口。水温高就瞬间几秒出汤。倒水从盖碗四周慢进水,避免接触到全部茶叶,阻止苦涩物质快速释放。发酵不深的茶叶投量减少,就可以创造好的香气口感…这些简单的方法要坦然的告诉吃茶的人。关键是你对茶本身的专业判断,而不是用茶教别人如何做人。
【四方块茶园】
@觉人blog:四方块访茶的体验铭心刻骨,我因此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上网查阅,才得知四方块茶园的来历,与1958年省科委确定猴魁基地有关,了解到这一段历史背景,对险要的四方块茶园又多了一重认知,虽然在四方块种茶采茶,茶农茶工劳作的强度难度可想而知,可谁又能说四方块近乎与世隔绝的风土,对后世钟爱猴魁的茶客,不是一种莫大的成全呢?告别颜家主人,与老海分别已经多日,我却一直对四方块念念不忘,不仅仅是因为它路途遥远,地势险要,环境卓绝,这些都还不是,我忘不了的是它真如一方净土,远离尘寰冰清玉洁,四方块不涉足,就是想起,都像接受洗礼,那是我们喝茶人的净土——它是一块离天最近的茶园。
【世相】
@Hermann中国零售微博:【可以吃的咖啡杯成了“网红” 为什么肯德基不一直用它?】今年2月,肯德基在英国伦敦推出了一款名为“Scoff-ee cup”的可食用咖啡杯。Scoff-ee cup由面粉、糖和巧克力制成,口感和曲奇饼干差不多,可以盛放热咖啡90秒以上。最初投放在伦敦部分门店的一千多只杯具很快售罄,这个咖啡杯也迅速成为了“网红”。但这并非单纯的饥饿营销,更多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via界面
@界面:【MUJI Diner即将开业更重要的是无印良品想在“吃”上做更多】6月1日,无印良品全球首家高端餐厅MUJI Diner在上海举行了媒体发布会。MUJI Diner可以被看作是Cafe&Meal MUJI的升级版。原先食堂式的坐席区变成了适合情侣、家庭约会或就餐的环境,餐厅里还单辟出了一块的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