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这才是公道杯的祖宗
普洱茶

相传,公道杯是唐朝的传家宝。寿王与杨玉环婚喜之日,唐明皇赠此杯并问杨玉环可知用意?杨说:“父皇赐此杯,是教导我们,凡事要适度,不可过贪,否则将一无所得。”唐明皇含笑点首。该杯盛酒可谓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寓示世人办事处世必须讲究公道,不可贪得无厌。
 
现在泡茶使用的公道杯,是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使用的茶具。主要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均匀茶汤,使茶汤浓淡、颜色、滋味一致,再均匀地分到品茗杯中。 
 
耀州公道杯中央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龙颔)。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这种漏水杯民间称“公道杯”,系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斟酒如超过高度,则会全部漏光。 公道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喝茶的人都知道:“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做人情”。耀州公道杯对这“七分满”的标准执行的可是铁的纪律,超过一点就全部漏光变成零了。所以无论是侍茶师,还是自斟自饮,都不妨用这个公道杯试试自己的手劲,乐趣无穷。
 
“茶倒七分满”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认知的茶文化礼仪。礼仪并不仅仅是彰显,而是一种道德上的约束。年会“陕茶陕器主题展演”现场,世博茶仙子,来自绿歌大唐御品的侍茶师李婷为嘉宾斟上一杯茶。
 
陕西陶瓷以耀州青瓷为佳。宋代时,耀州瓷窑具有相当规模,号称“十里窑场”,所产青瓷式样雅致朴素,质地坚实耐用,釉色青润宜人,冰裂纹样美观,尤其刻花产品流畅奔放,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感,享誉全国,曾与当时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并著。
 
 
作者:茶妹妹
日期:2023-12-1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