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我们为什么爱秋茶?

时间:2024-09-24 10:44来源:野香古树茶 作者:佚名浏览:
秋茶秋冬饮用,顺应自然时令
又是一年秋茶季,杯中浮动着的,是旷达疏朗,明净澄澈的秋意。
 
甘甜、柔和,香气高扬而幽然,汤感醇和内敛。
 
入得喉间,满口皆是清雅淡泊的韵意。
 
数巡饮罢,周身温暖,心境如天边淡泊的流云,清明、安定。
 
已经开始欣欣然地期待,今秋那些枝头葱茏的嫩叶,又用怎样的风味记录着这一年的光景?
 
茶香高,独具风骨
 
秋风清,秋月明。
 
随着盛夏渐行渐远,云南茶山中的古树茶经过了夏日雨季的茁壮生长,将迎来一年中又一个黄金采摘期——秋季。
 
秋日的茶山,晴时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景色疏朗旷达;雨时闲云漂浮,山野苍翠欲滴,林中茶花晶莹细白,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清香。
 
此般景致浸染,此般幽境生长,秋茶之味,自如山中雅士,独具凛然风骨。且秋日茶山的雨水较夏日雨季少了许多,秋茶滋味水薄而甘甜,秋天的气温也十分有利于花香型芳香物质的形成,季节性高香显著。
 
秋茶秋冬饮用,顺应自然时令
 
茶是应节气而生的植物,不同的季节时令,制茶、饮茶之道亦是不同。
 
循着季节生活,我们更容易触摸、感知到自然的脉搏。
 
采制于秋季的古树茶,在来年或更久后的秋冬季节作为日饮,最是顺应自然节令,慰藉燥郁的身心。
 
秋茶茶性平和,滋味甘和,香气高扬而绵长,入口温润淡泊,在萧瑟秋风和绵绵秋雨笼罩的时节,如同一扇明朗的小窗——观照的是畅达恬然之美,抚平的是疲惫焦躁之心。
 
秋茶用以配伍,风味更幽然
 
以传统中医“君臣佐使”之道给自己开一帖“茶方”,是很多资深茶饮玩家们用以调剂,提升品饮乐趣和丰富度的品鉴雅趣。
 
将秋茶与春茶拼配,春之鲜灵、秋之甜美就糅合为一,来自不同季节的气韵释放在茶汤中,甜润的汤感、清醇的香气便融为一品,丰富的层次感叫人沉醉。
 
秋茶价美味醇,口粮礼赠俱佳
 
比起产量较少的春茶,秋茶在产量上略有提高,价格也就显得更为亲民许多,但秋茶品质也并未滑坡:采制讲究的秋茶,选用的是二十四节气白露至寒露期间采摘的茶(又称“谷花茶”)由于秋季的气候、温度介于春夏之间,谷花茶也因此具备了滋味醇和、甘甜,香气较高的总体特性。
 
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这一古语就表达了秋茶爱好者对于秋茶风味特征的喜爱。
 
好喝又不贵的秋茶,就这样俘获了众多茶友的喜爱。
 
秋茶陈化之后,滋味别有韵致
 
对于普洱茶白茶这一类适宜储藏、以陈为贵的茶类而言,不同季节采摘生产的茶,内含物质比例也不尽相同,陈化后的风味口感自然也会有所差异。
 
秋茶的生长周期经过了夏季烈日的阳光照射,这样的茶在生长过程中累积了大量的单糖饱和酸和多糖类物质,这对普洱茶后期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秋茶或加入了秋茶的季节拼配普洱茶陈化后,口感柔甜,香气馥郁纯粹,富层次感。
 
韵致独到的秋茶,陈化后同样能给我们带来难以言喻的惊喜。
 
高品质的秋茶,有太多特质值得我们喜爱。
 
而我们爱秋茶,爱的也是一份“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的情怀,是一种“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明朗,是一缕“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幽香,更是对独属于这个季节那千帆过尽,万物平静而丰盈的豁然开朗,情有独钟。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古树茶 内含物 谷花茶 中茶 转化 价格 茶经 茶类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如何分辨春茶、夏茶、秋茶?
如何分辨春茶、夏茶、秋茶?
秋茶好在哪?值得存吗?
秋茶好在哪?值得存吗?
为什么说普洱古树秋茶性价价比
为什么说普洱古树秋茶性价价比
易武高杆古树秋茶滋味如何?比
易武高杆古树秋茶滋味如何?比
普洱的秋茶值不值得我们去存它
普洱的秋茶值不值得我们去存它
秋日话“秋茶”,有哪些秋茶,
秋日话“秋茶”,有哪些秋茶,
秋月白,寒露至,普洱秋茶都去
秋月白,寒露至,普洱秋茶都去
普洱茶秋茶有什么特点?
普洱茶秋茶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秋茶的铁观音最好喝?
为什么说秋茶的铁观音最好喝?
解析春茶和秋茶的营养成分
解析春茶和秋茶的营养成分
秋茶到底好不好?值得存吗?
秋茶到底好不好?值得存吗?
喝到真的是古树头春熟茶吗?春
喝到真的是古树头春熟茶吗?春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