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我们刚刚接触、学习一件新鲜事物时,都会被动或主动地接收着这件事物的“规矩”。
这就好比学羽毛球时,老师会告诉你发球时球拍不要过腰,于是,你开始留意体育赛事或其他球友发球的样子;
学钢琴时,老师告诉你手指要立起来,于是,你开始寻找手握鸡蛋的感觉;
后来,你慢慢发现,区别于赛场,球的竞技在生活里最终还是要归结于快乐,
弹钢琴一味寻找手握鸡蛋的感觉只会增加紧张感,不便于手指自然跳动。
斟茶呢?如果杯子各不相同,你依然坚持七分满的老规矩,很可能出现茶汤不够分的尴尬场面。
如果说,冲泡考验的是茶师对茶的了解程度,那么,斟茶则体现着茶师的个人修养。
受成长环境、生活习惯、性格、审美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结果,排除固定用杯,
一方席上“撞杯”的几率不会太大。
当容量,形状、材质、颜色都不尽相同的茶杯同时出现,你会怎么处理?
一个人是否具备礼仪素养,懂得关怀尊重对方,是否灵活不死板……似乎都能通过这看似简单的“斟茶”程序有所显现。
悉心回想:你的茶席上是否出现过茶汤喝了一口便久久不动的现象?亦或茶汤斟好,很快就饮完……
虽是一方席,但席间每个人的饮茶习惯、饮茶频率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思考:平时少有饮茶习惯的,斟茶时少添一些,察觉席间喜欢茶品滋味的,则适当多添一些,品饮者急于解渴,不如先给对方一杯水……
当然,这些更为细微的席间行为也需要茶师及时沟通说明,让品饮者明白非七分满的茶汤在这一刻,也是一种礼仪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