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历史中,有那么一款茶,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后来三十年后在茶界无人不知。这就是传说中的“八八青饼”的7542,究竟是怎样的原因,然这款茶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呢?让我们一起回到起店,重温岁月带给人的惊喜。
此次恢复生产七子饼茶,省公司十分重视,专门强调要按照1958年生产的侨销圆茶基础上,重新调整配方,指令下关茶厂、勐海茶厂进行生产。为了规范统一,云茶司统一规定唛号,诞生了一批经久不衰的唛号,比如7542。
其中,生产于1988年~1992年的7542,因缘际会,成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八八青饼”。
“八八青”的由来1989年,云南茶叶界发生了一次价格战争,导致了茶叶的滞销。就在这时,香港联合国际老板陈强先生来到了云南,以不到7元每片的价格收购了一批7542,陈强先生带着样品回到香港后,又卖给了陈国义先生,因“八”与“发”的谐音,所以将这批茶改为“八八青饼”。
“八八青”的成名80年代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受限于政策及市场环境影响,当时茶叶市场并无大树茶与台地茶的概念。所有产品均是将各地晒青毛茶精制后,根据特定配方拼配而成。每年各大茶厂出品的产品也很多,为何只有当年的“八八青”能获得市场极大的追捧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该批茶所存储的环境—“昆明干仓”。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批茶体现出了与之前存放于香港湿仓完全不同的风味。当时因滞销而被一直存放在昆明仓库的历史被挖掘出来,“昆明干仓”概念由此而出。也就是此时开始,人们意识到,原来,通过高海拔的昆明干仓存放的普洱茶,也能陈化出如此优异的品质。“干仓普洱”的概念首次被提起,并受到了越来越多喝茶人的喜爱。
解读“昆明干仓”众所周知,昆明被誉为“春城”,因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而得名。因普洱茶后期转化过程中离不开水分和温度的参与,往往在广东、香港等气候湿润的地区,普洱茶转化速度会加快。处于商业目的及消费区域影响,大部分能流传下来的老茶多在广东及香港存放。因此能在昆明存放、并流传至今的老茶寥寥无几。
“昆明干仓”有高海拔、水分低、温度均衡等特点。而干仓普洱,是源于经过海拔1900米的昆明标准防潮仓库,在温、热、光、气湿五因子循环调控的环境中自然仓储,自然陈化。其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干仓环境虽然牺牲了普洱茶后期转化的速度,但自然是公平的,有失必有得。干仓环境下放置的普洱茶汤色更为透彻,水质纯净,口感上独具风味。
中茶传世印级-八八青饼作为云茶司一直延续至今的产品,为还原历史名品,中茶云南2016年重新参照原有配方,并在提升品质的基础上,重力打造了中茶牌“中茶传世印级-八八青饼”。把经过时间洗礼,大浪淘沙后,历史上最好、最经典的传世产品,复古配方,精湛技艺,重新展现给消费者。
一切已好,我们需要的,只是守候。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