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一饼收藏十年的好茶与三五好友分享,如果茶汤品质与茶饼十年收藏的心血名符其实,那便是一种味觉和感情的双重满足。这是收藏类茶种的魅力所在,时间沉淀与心理预期完美结合。
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可以说华南地区茶叶舌尖上的指南,花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等茶种在不同时期里都曾经一枝独秀过。人们对茶种的喜爱发生更迭,可以是一种茶文化的更新。
可是我们却发现,茶叶这行当可不像一般的快消品,它的发展一直存在明暗两线。明线是因市场变化茶种兴衰更迭,暗线是复杂茶文化和价值。明线自不必赘言,由于时代的不同,各种茶种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暗线极为有趣,除了少数如珠宝翡翠之外,很难找一项古老的行当承载着许多文化和价值。
由于茶文化的存在,这使得茶叶的商品进程极为缓慢,虽然不同主流茶种频出,但是小众者也同样有大批拥趸。这就像是人类对于味觉的感知,总是缓慢发展而且还会退步溯古,一个茶种一旦形成了成熟的消费群体,它便可以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很难被市场其他茶种所完全淘汰。
茶文化的复杂性,并不代表着茶商们忽略了茶叶的商品属性,事实上茶叶也跟其他产品一样,沿着市场的逻辑,经历不断成熟的模式。普洱茶数千年来行走茶马古道到如今开发袋泡茶抢占都市白领市场,从默默无闻的黑茶到变更为养颜黑花茶可见一斑。
经普洱茶的教训后,经销商开始放弃大品牌,转而追求高品质的茶,这些茶产茶量少被业界公认品质最佳,同时行业进行新一轮的洗牌,似乎正在走向理性。但是没有人敢保证,这些品牌商若干年后不会重蹈当年的覆辙,再次陷入无节制的扩张模式中。
茶叶要摆脱投机行为,依靠的落脚点是消费,消费受两大方面主导,一是市场自主调节,二是产品品质。前者的变革已经悄然发生,而后者呢?似乎还没有思路,品质的不确定性,价值的波动很难理性。
一位普洱茶的业内人士深有体会地说,茶叶是一种半农产品,非标产品,发展到某个阶段引入一种更加科学的品质划分制度,类似法国红酒的划分其实是相对可行的,只是难度较大,不是单靠市场本身可以定论。
法国红酒的等级制度依据葡萄种植地进行划分,每年新酿酒品要通过品酒师测试,测试结果向公众公开,消费者便知道某一年份的某一品牌红酒质量要好一些,或者差一些。
未来,像普洱茶这样重视山头和茶树的茶种可进行品质等级划分,再辅助以每年出产茶叶的品质测评。信息保证都是权威而且透明的,那么,茶品质便是相对清晰的。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可收藏茶种在市场收藏和定价上得到令人信服的理由,同样也有助于茶叶市场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