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发酵师,近期各大茶博会粉墨登场,昆明、济南、天津、上海、武汉茶博会几乎扎堆开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不知所以然,这种严重的日期冲突也实在辛苦了众多的茶商和发烧友,不过从其现场人气和推广力度的效果来看,也充分地暴露了一些茶博会的缺陷和组织能力的低下,特别是普洱茶原产地的昆明茶博会,称其为“鸡肋”完全没有过分揶揄的意思,今天特此点评。
所谓“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为原产地的昆明茶博会本应有声有色,热闹非凡,但从现场效果来看,人烟稀少,即使是双休日起色也不大;行业大佬,大益没去,雨林和合和昌也不卖面子,人气的确掉了不少,小产区和小概念包括山头茶去的也较少,整个气氛死气沉沉;成交量更是惨不忍睹,虽然茶博会交易本就不是目的,是为宣传品牌形象,但是也反应了一定的问题,穿梭于展台的人流也以外省人为主。虽然对于云南的企业来说,在家门口参展有地理之便,有利于品牌塑造和定位,对拓展原产地市场也有一定的意义,不过其实这样的参展在很多企业来看,可有可无,这也突出地反映了云南推广普洱茶和茶文化方面的短板。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年的昆明茶博会咋了?
首先在于档期的严重的冲突,就好比周润发的《孔子》遇上了《阿凡达》,简直就是作死,昆明茶博会也很不幸地与其他会展狭路相逢,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云南省偏于西南一隅,交通闭塞,作为原产地,从来就不是普洱茶的主要消费区域,从其市场辐射和覆盖范围来看,也明显不会有太大的推广效果,贵州经济发展程度连云南都不如,指望不上;广东又对广西的吸引力太强,不屌云南;曾经是普洱茶的主要消费区的西藏也早已因为普洱茶价格飙涨而投入了雅安茶厂的怀抱,人家10多元就能批一条方包茶;川渝地区和下关沱茶暧昧不断,暗送秋天的菠菜,所以下关参展很有必要,其他茶厂就不必凑热闹了。反观其他几个地方,济南已成为北方特别是华北市场的方向标,周围经济发展程度高,潜在市场潜力大;上海无论从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消费能力,还是市场纵深和潜在的客户需求都是其他地方无法向背的;武汉,九省通衢,位置天下居中,交通发达,商贾密集,湖北也是中部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更是链接东西部的过渡地带,不言而喻,至关重要;天津稍微差点,因为北京就在他旁边,所谓“既生瑜,何生亮“,长期以来就干不过北京,不过毕竟是北方第一大港,人口稠密,市场集中和人均消费能力也较强,更为聪明的是天津避开了北京茶博会,凭借地理优势也分流了一部分东北和河北山西北京的客户,其推广效果也可圈可点。因此综上的会展优势来看,昆明的确短板明显,这是其成为鸡肋的一个直接原因。
第二、市场的焦点和注意力转移,在13年和14年的时候由于市场行情的高涨,原料价格也一路猛涨,能抢到高品质的原料就意味着高额的利润,因此作为原产地的云南就格外受重视,那个时间段的茶博会各个小山头和小产区茶企也纷纷参展,赚了不少人气。而15年则风云突变了,各大企业和茶商们库存积压,投资和收藏遇冷,寻找消费者和走消耗就极为重要了,茶博会的参展区域重点就转向了经济发达和消费能力较强的地区,昆明茶博会被打进冷宫也就是清理之中的事情了。
以上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深层次地反应了主办方的组织能力的缺乏,对资源调动能力的低下,更重要的是昆明茶博会应该如何反思在今天这个茶博会泛滥和严重同质化的今天,云南依托于原产地的优势如何定位和举办一场有影响力和特色的茶博会,而不是邯郸学步,亦步亦趋,更不能不思进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不然就如仲永一样,“泯然众人亦“了。
(文章来源于小小发酵师)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