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种特质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质,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
这两个概念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交叉关系。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是“紧压茶”,毕竟,除了普洱饼茶、普洱砖茶,还有“普洱散茶”。也不是所有的“紧压茶”都是“普洱茶”,毕竟,除了普洱饼茶、普洱砖茶,还有“安化黑砖”、“广云贡饼”、“重庆沱茶”……同样的,不是所有的“沱茶”都是“普洱茶”
茶叶属于食品类,按照国家对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食品必须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生产,并且将此标准标注在包装上。
“大益”等多数品牌的茶品(包括其品牌的“沱茶”)在外包装上,均有注明“产品执行标准:GB/T22111-2008”,就是前面说的“普洱茶”的国家标准。换个话说,这些产品是标准的“普洱茶”。
而“下关”的茶品(包括其生产的饼茶和砖茶)就比较奇怪了,2012年以前的所有产品外包装标注“产品标准:GB/T9833.5-2002”,2012年下半年开始,金丝沱等产品依然标注“产品标准:GB/T9833.5-2002”,但是,下关甲特沱、苍洱沱等产品逐渐开始注明“产品标准:Q/XGT006”有茶油就懵了,这个“Q/XGT006”到底是什么?
“Q/XGT006”的全称是“云南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下关沱茶”,这是下关茶厂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标准号开头的GB是“国标”的拼音缩写,代表“国家标准”;Q是“企标”的拼音第一个字母,代表“企业标准”)
这说明了,“下关沱茶”不是按照“普洱茶”的国家标准生产的,而是按照“紧压茶沱茶”的国家标准或者“下关沱茶”的企业标准生产的。
从生产标准的意义上严格来讲,“下关沱茶”不属于“普洱茶”系列。
大家对于普洱茶的原料大都认定为“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国家标准上也是这样规定的。
“大益”等多数品牌的茶品(包括其品牌的“沱茶”)在外包装上,均有注明“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但是,“下关”2012年以前很多茶品外包装都没有“原料”一栏(仅部分有注明“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2012年下半年开始,才逐步开始全部注明“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也就是说,2012年以前,“下关”按照“紧压茶沱茶”国家标准(GB/T9833.5-2002)生产的沱茶里,没有注明“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其拼配了“小叶种青茶”或者是“大叶种的烘青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楼主曾经在07、08年的甲特沱茶底中,也确实发现过怀疑是小叶种的叶片。
从原料的意义上来讲,没有注明“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下关沱茶”,可能有其他青茶的拼配,其不一定属于“普洱茶”系列。
目前新出的“下关沱茶”均注明“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和“产品标准:Q/XGT006”,这又算什么?) 下关茶厂的企业标准“Q/XGT006”的有效期是“2012年4月27日止2015年4月26日”,外包装逐步注明此标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前期包装材料库存的原因。查阅“Q/XGT006”后发现,下关茶厂将“下关沱茶”分为:绿茶型沱茶、红茶型沱茶、花茶型沱茶和普洱型沱茶(熟)四种。其中,特沱、甲沱、乙沱、大众沱、苍耳沱、马背沱属于绿茶型沱茶。
从下关茶厂自己制定的“下关沱茶”企业标准中可以看出,下关茶厂只认为其生产的“销法沱”等熟沱是“普洱茶”,而“甲特沱”、“金丝沱”等生沱都不是“普洱茶”。
不管“下关沱茶”是什么茶,喝茶的人根本不在乎,只要茶叶是安全的、味道是适口的就行了,“适口为珍”嘛!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