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作为可喝的古董,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不过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选到一饼会升值的好茶,却是非常难。茶悦世界专访了深圳市普洱茶研究协会会长陈巨先生。他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国内普洱茶市场标准的缺失以及大众对普洱茶的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对此,陈巨先生建议,第一要逐步建立起普洱茶的产区认证体系,将普洱茶的等级与产区挂钩。第二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大众对普洱茶的认识与了解。
茶悦世界:什么茶才能叫做普洱茶?
茶悦世界:其他地区有将当地的茶料采用普洱茶制作工艺做成新的茶没?
陈巨:有人试过,但是到目前为止,都不成功。这些制出来的茶存放久了后会不会变好还不清楚,目前还没看到这方面的资料说明。
第一产区为易武茶区,它包括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倚邦、易武这六大山头,也叫做六大古茶山。易武茶区的茶具有蜜味兰香,其古树茶具有木味兰香,存放久之后,逐渐出现樟香、松木香、檀香、沉香等气息。它属于甜茶区,其古树茶茶品是从淡雅、柔和向茶气强烈沉稳,汤质醇厚、细柔转变。前期微涩,从淡到厚的过程。
第二产区为勐海茶区,它包括南糯、班章、布朗、勐宋、巴达、景洪等山头。勐海茶区的茶的特点是具有野菊花香,它属于甜苦茶区,其茶品的变化是从浓烈、苦涩转化为汤质饱满,香气高扬,茶气浓烈,微苦,长期存放从浓到平和的过程。其古树茶存放之后,茶品是从野菊花香转化为樟香、木味的过程。长期以来,勐海茶厂主要采用该产区的茶进行拼配。
第三产区为思茅茶区,它包括景迈、景谷、景东、邦威、南桥、无量山南、哀牢山、苦竹山等山头。思茅茶区的茶具有稻谷花香,为甜苦茶区,其茶品一开始很香,有蜜味,茶气高扬,茶清甜。茶底多为苦底,存放久了茶水易淡薄。
第四产区为临沧茶区,它包括勐库、冰岛、昔归、凤庆、双江、永德等山头。临沧茶区的茶的香味不是很稳定,以板栗香为主,属于苦茶区,其茶品性烈,厚重,香气杨。其基调为苦底,存放久了,香气丰富,但茶底多为苦而不化。
第五产区为大理茶区,它包括无量山东、无量山西、黑龙潭、德安、南涧等山头。大理茶区大部分是新茶园,主要为下关茶厂提供制茶原料。大理茶区的茶属果香型,为苦茶区。下关茶厂研究出一套有效制茶工艺,对该产区的茶品有着提升的作用。
茶悦世界:这些产区是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的?
陈巨:六大产区的划分不是凭空的,主要依据有几点。
1、普洱茶的香味文化
作为普洱茶第一产区的易武茶区,其茶带有兰花香气,存放久了之后,又具有松木香,这种香气正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精神审美需求的。而且再放久一点,还能够出来沉香的味道,这种香气也是我们中国人十分推崇的。产区划分要结合文化,茶是给人喝的,而人是有思想有文化的。如果不从文化这个方面讲,很难讲清楚。
2、历史的传承
3、内含物质含量
第一产区的茶,物质含量比较平衡。茶多酚、氨基酸、单宁、茶碱、咖啡碱等,这些都是组成茶的魅力的所在。不同茶区的茶其内含物质的含量是不一样的,从而产生了茶的品质的不同。像易武茶区靠近南边,气候、土壤等条件较为优越,所以它的茶品会比靠北的茶区的茶好些。
4、普洱茶产量
六大产区中,虽然易武茶区的茶产量较少,但是其茶叶非常适合制成普洱茶,勐海茶区的茶叶也比较适宜做成普洱茶。而第三产区思茅茶区主要产滇红,滇绿以及少量的普洱茶,因为它的茶不太适合做普洱茶。第四产区临沧产区和思茅产区情况类似。第五产区大理茶区新茶园比较多,少量的古茶园,它主要做边销茶出口。第六茶区保山茶区的茶,主要是做滇绿、滇青,它们很少做普洱茶。
5、茶品
茶本味是苦和涩,但是如果太苦太涩,就会让人受不了。甜茶区的茶,新茶就比较好喝,而苦茶区的茶因为单宁酚含量过多,比较苦。所以从茶品上来说,第一、二产区的茶比第三、四茶区的茶更好些。即使存放下去,也是如此。
陈巨:产区划分和普洱茶级别评定有关,但是并不是说第一产区产的所有普洱茶都能评定为第一等级的普洱茶,这也要看制作普洱茶的原料是不是产区里最好的。如果拿着第一产区很次的原料,制成之后的茶肯定不如第二产区好的原料做的茶。
茶悦世界:为什么要正本清源、划分产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