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秘到明了,从盲目到理性,从圈子到大众,以小青柑和酵素茶为代表,如今普洱茶消费市场正走向大众狂欢时代。成为大众消费品,普洱茶原有两大难题——生茶陈化过慢和品饮方式的不便利,2017年正由精制熟茶、小青柑、酵素茶等创新产品提供解决方案。
龙头茶企的酵素茶与集合店
酵素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酶,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它存在于有生命的动植物体内,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它几乎参与所有的生命活动:思考,运动,睡眠,呼吸,愤怒,哭泣或者荷尔蒙分泌等,都与酵素有关。
龙头茶企大益推出的最新产品,共同特征是:口感容易被大众接受,品饮十分便利。市场的变化,让先知先觉的茶企随之转型,迅速面向大众消费市场而开发新品。
从普洱茶发酵历史来看,第一代为自然发酵;第二代是人工渥堆发酵;今天的酵素茶,已经是第三代——微生物制茶法,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产品有不同的功效和口感,以添加酵素来达到相应要求,代表产品就是今年龙头茶企刚推出的酵素类茶。大益则为它取了一个通俗的名字“黑马技术”。
普洱茶行业另一家定位以“真正古树、传统手工”的雨林古茶坊,最初的市场目标是二八定律中的“二”,即专做高端的收藏市场。结果事与愿违,狭小的收藏圈子与过高的单价,让产品在体系内打转且让众多合作伙伴亏损。因此两年前,其市场战略重心已转向“集合店”,即门槛较低的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终端模式,简单来说也是快销。
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变,营销战略的转型对于茶企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
“小心肝”背后的大众狂欢
淡雅偏甜口感,一定的药用价值,与普洱茶的联姻,再加上品饮的便利性,让柑普一推出即成消费市场的宠儿,成为市场的“小心肝”。
从事普洱茶消费品批发的商家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有年份的熟茶走得比较快。”一般十年以上的熟茶,一旦卖出就很难被收回来,因为大多被喝了,加上熟茶相对价格较低,因此较为畅销。
青柑和熟茶,都是极易消耗品。当它们走到了一起呢?青柑市场主流产品,皆为柑皮与普洱熟茶、尤其是高等级熟茶的融合。
来自广东新会的一份统计显示,2011年,新会柑皮产业产值仅为3亿元。两年之后,这一产值已经翻了3倍。以2013的产量计算,新会柑仅初级产品的年产值达4.5亿元,加上深度开发的其他柑皮产品,如陈皮茶、陈皮酒、陈皮酱、陈皮菜、陈皮调料等,全行业年产值更多。2015年柑皮的产量约在6万吨左右,由新会柑皮产生的柑普茶市场容量达到8-10亿,此时涉足柑普茶的企业有200家以上。而在2016年,其相关产业链同比更有30%以上的业务增长。
在普洱茶原产地云南,因为柑普的兴起,直接到导致了宫廷级熟茶的逐年涨价。
从2014年开始,以极重消费市场的润元昌,澜沧古茶,岁月知味等品牌为先导,介入柑普茶市场。到了2016年,龙头大益也相继推出了小青柑、青柑和红柑产品,市场反馈较为积极。而以柑普茶为核心业务的有广云双宝,新宝堂、广云双宝、八方茶园、葵记等,也在这波市场热门中顺应大势得以崛起。
总结下来,柑普类品牌在向大众市场传播时,会提炼以下卖点:陈皮的养生功能、普洱的品饮价值,以及联姻柑普的后陈化价值。柑普类产品以其口感的大众性,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得到了专业茶友和大众茶友的共同认可,形成了普洱茶消费市场专业圈子与大众群体的共同狂欢。
中老期茶的共振效应
共振是在特定频率下,比其他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在声学中亦称“共鸣”。我们先来看一份来自云南农业厅的普洱茶的产量数据。
老茶荟店面的小茶床
2004年普洱茶产量2万吨。
2005年产量5.2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
2006年产量8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
2007年产量9.9万吨,同比增加1.9万吨。
2008年产量5.28万吨,同比下降4.62万吨。
2009年产量4.5万吨,同比下降0.78万吨。
2010年产量5.08万吨,同比增加0.58万吨。
2011年产量5.56万吨,同比增加0.48万吨。
2012年产量8.13万吨,同比增加2.57万吨。
2013年产量9.69万吨,同比增加1.56万吨。
2014年产量11.4万吨,同比增加1.71万吨。
2015年产量12.9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
而从批发市场销量的统计来看,新茶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
可以看出,在2004年以前,普洱茶的产销都是较为小量的,2万吨以下的数量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天要想在芳村批发市场收购2004年以前有量的普洱茶,即使你有钱,也不一定能收到某个单品十件以上的货。老茶交易市场,有时买零散的便宜,想买整件更贵。
芳村市场普遍把2007年以前的茶称为中期茶,把2000年以前的称为老茶,两者统称中老期茶。从2000年开始,云南的普洱茶主要销售目的地在珠三角。以港台商人及广东商人的消费习惯所带动,并将巨量资本逐渐注入这个产业,共同构成了从收茶、存茶、喝茶及炒茶的庞大市场。
存新喝老的消费习惯,使得南方成熟市场的喝茶,主要喝存期在十年以上的中老期茶。早期的号级、印级和80年代以前的茶,在拍卖、高端政商和少数玩家圈子流转。大众市场可以喝到的中老期茶,以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为主。
长期以来,普洱茶专业的喝茶圈子以品牌为细分,相对较为固化,喝茶阶层也以有经济实力的政商人士为主。即使以老带新,也难以达到消费人群的规模化扩展。
传统的砖、饼、沱类普洱茶,其农产品属性的内在特征之一,就是至今都无法达到同一批产品的口感统一,那就是不同区域的茶有不同口感,且混合匀堆的难题不易解决。
因此,这也造就了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不同产品的追捧,如追名山纯料的,或喜欢拼配口感的,形成不同的小圈子。普洱茶消费者,大致可分为收藏者、发烧友、健康功能需求消费者、口感需求者、好奇跟风人群这五类。
从2015年开始,第一批有量的普洱茶产品已超过十年陈期,显出原本的陈香之魅。传统的走量新茶也在这一年开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销售困难。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芳村从事中老期茶的商家销售业绩从平稳到快速增长,甚至出现了多家原本做新茶的商家转做专业从事中老期茶。如老茶荟定位的“专注精品中老期茶”并以六味鉴茶法把关每一款老茶,陈茶汇的各品牌干仓中期茶等,都专注老茶经营。
从芳村批发价格看上,品质不错的中老期茶每年平均有20-30%的涨幅。有着转化魅力且性价比较高的中老期茶,吸引的不仅是传统的专业品茶人,也逐步吸引了年轻群体。从消费群体构成来看,收藏者、发烧友、健康功能需求消费者都在逐步转向品饮中老期茶,形成普洱茶消费的共振效应。
人口拐点下的精品消费
《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抽样显示,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是世界最低之一。低生育率,让人口红利逐年衰减,这是各行业消费市场萎缩的根本原因。
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最早一批人,如今已过35岁,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90后也陆续迈过25岁,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笔者据公开的中国人口统计表,计算出1980年至1996年中国出生人口为3.7476亿人,这是大家眼中有一定消费力的“年轻人”,他们的年龄基于20岁至36岁之间。
虽然难以统计其中的普洱茶消费比例,但从芳村批发市场的客户群体来看,近年来1980年以后出生的茶友比例在持续上升。年轻人开始喝茶多是名气与圈子的吸引,从最初的山头纯料开始喝起,逐步接触中老期茶,并渐渐喜欢上真正的普洱茶的品饮、转化和收藏之魅。
从我们接触的年轻普洱茶消费群体来看,他们相比传统资深茶人们更加“小清新”——更重精品,轻视性价比。
一提“大白菜”中,品相最好的红圈两饼是最先卖出的
我们所在批发市场所遇到的茶友中,从购买力来看,除去茶庄客户,自己品饮收藏的,70后茶友多的有买上百万的。而在80后茶友中,买几十万和几万的居多。90后茶友则是追少量自己喜欢的精品,买几千或者几万的居多,高价的名山古纯,或者名气较大的中老期茶单品,如容易传播的大白菜、绿大树之类。
一位北方80后茶友小晴是一位公务员,她和老公都酷爱普洱茶,月薪只有3000多元的她,却时常愿意买5000元一片以上的名山纯料茶。而在北方,这样的年轻客户还有很多。
有一位90后的茶友小安,是城市的“拆二代”,家里并不缺钱,他买一次茶花费通常是几千或几万。他对普洱茶不仅限于喜欢,而是达到了“研究”的程度,从每一个山头茶的口感、转化,甚至茶叶的叶脉、茶梗、锯齿、都是他的兴趣范围,以至于他的父母一度认为他陷入传销的圈子,以为他被“洗脑”了。
我们所遇到的90后茶友中,像小安一样,大多属于通过家庭或自己能力解决了财务自由的一群人。他们对普洱茶的认知最开始源于圈子或自媒体,但不会轻易相信媒介,更趋于自己眼见为实的思考和判断。
年轻茶友群的崛起,代表着消费方向的精品化和个性化,而非追求数量和性价比。这也是为何在芳村等全国各茶叶批发市场有此感受“很难走量了”。因为,今天20岁到36岁之间的3.7亿人,他们已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习惯与需求,正是产品开发的方向。人口拐点的时代背景下,欣喜于普洱茶消费群体仍在持续扩大,从传统固化的小圈子到大众群体,不同的需求构成了共同的盛宴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