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正清和雅 禅茶一味

时间:2023-10-27 11:07来源:道一茶叶 作者:道一茶叶浏览:
国人爱喝茶,也爱禅茶。茶禅一味,就是说喝茶与修禅一个味道。茶友聚会,有书法家在场,挥毫茶禅一味四个字,必定能够迎来满堂喝彩。在众多的茶馆里面,悬挂茶禅一味的书法作品也是最为常见。如今,修禅品茶的人越来越多,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也更为深入人心。
普洱茶
国人爱喝茶,也爱禅禅一味,就是说喝茶与修禅一个味道。茶友聚会,有书法家在场,挥毫“茶禅一味”四个字,必定能够迎来满堂喝彩。在众多的茶馆里面,悬挂“茶禅一味”的书法作品也是最为常见。如今,修禅品茶的人越来越多,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也更为深入人心。
禅茶,首先是以茶为载体,寺院僧人种植、采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禅茶也属于宗教茶艺,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禅茶茶艺还是最适合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茶艺,一套禅茶茶艺共十八道程序,参与其中可放下世俗的烦恼,抛弃功利之心,以平和虚静之心,来领略“茶禅一味”的真谛。
唐宋以来一直都有“禅茶”。唐宋禅寺中专门设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诸寮舍司煎点茶的设有专门的职位,称为“茶头”。丛林规则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新住持晋山,也有点茶、点汤仪式;甚至还有专门以茶汤开筵的,美其名曰“茶汤会”。
而到了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在湖南夹山写就禅宗第一书《碧岩录》并悟出禅茶一味之道。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将其馈赠参学的日本弟子荣西。至今圆悟手书原迹仍被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禅一味”的说法。
禅茶也随中华文明传播到了海外,日本禅寺的庭院也有“茶亭”“茶寮 ”,茶亭建筑雅致,环境清幽,这是禅寺“茶堂”“茶寮”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品茶之风始于寺院,盛行于寺院,唐宋之后,品茶之风更盛。然后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宫贵族,直至广泛的社会大众。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禅茶首先是品饮茶,而后是要有思想内涵,通过饮茶,领悟生活的智慧,修身养性。爱茶之人都知道品茶首先要静,不仅是环境安静,更是内心的宁静。对禅茶来说,就是首先要“静”,然后再进入“净”。正所谓“静者歇却狂心,净者一尘不染”。
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禅茶与清净心相通。有了清净心,则失意事来能治之以忍,快心事来能视之以淡,荣宠事来能置之以让,怨恨事来能安之以忍,烦乱事来能处之以静,忧悲事来能平之以稳。
禅茶文化的“正、清、和、雅”,禅茶的“正”就是八正道,“清”就是清净心,“和”就是六和敬,“雅”就是脱俗。禅茶与八正道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收藏 饮茶 茶道 茶艺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景宁县“金奖惠明茶”斗茶会举
景宁县“金奖惠明茶”斗茶会举
贵州安顺市市茶园新增面积2.16
贵州安顺市市茶园新增面积2.16
宁德市茶叶中最早的“乌牛早”
宁德市茶叶中最早的“乌牛早”
为期2天的“凤庆县第二十五届
为期2天的“凤庆县第二十五届
新疆茶商玩起“私人定制”
新疆茶商玩起“私人定制”
富硒茶产业项目推介会将在达州
富硒茶产业项目推介会将在达州
今年春茶市场高档茶需求有所下
今年春茶市场高档茶需求有所下
黄山茶有了“时尚范儿”
黄山茶有了“时尚范儿”
潮州古茶树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潮州古茶树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铁观音春茶“五一”后大量上市
铁观音春茶“五一”后大量上市
华安县各地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期
华安县各地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期
茶叶是宜宾市的传统出口商品
茶叶是宜宾市的传统出口商品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