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以禅宗入茶喝茶三重境界你是否已了然

时间:2023-12-07来源:江南茶语 作者:佚名浏览:
唐人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后又有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据《五灯会元》载: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来僧人:“曾到此间否?”答曰:“曾到。”师曰:“吃茶去。”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唐人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后又有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据《五灯会元》载: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来僧人:“曾到此间否?”答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新来僧人,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禅师:“为何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及至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入茶,品出茶的无穷妙处,挥毫写下“禅茶一味”,其真迹被带到日本,“禅茶一味”竟成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所谓禅茶一味,禅与茶确有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追求一种超现实的意境,一种静悦清和的心灵体验,一种属于“慢生活”的节奏与仪式,所以茶与禅常常可以达成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契合,互相理解和融通。
青源禅师曾用看山观水形象地说明修炼者的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为第一重;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为第二重;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为第三重。借此来说明主体与客体出入与认知的层面和境界。
 
喝茶的境界怎么说呢?在此借用佛家的三重境界来探析探析。
喝茶时,茶就是茶。像陆羽说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一种采摘下来辅以工艺制作可以泡着喝的饮品而已!刚喝茶的人大概类似于孩童,等不到“苦尽甘来”的时候,认为“茶这玩意儿喝起来有点苦啊”!又或只是“解渴的蠢物”,不知道人参果的味道。这是第一重境界。
 
到了第二重境界,喝着喝着,茶不是茶了。坐下来的时光,悠闲自在,看着杯中叶片沉浮舒展,茶汤纯净,茶香氤氲,心也跟着轻柔而更具弹性,世俗烦恼暂且抛诸脑后,喝几杯茶,增几分出世的情思。或邀友几人,围茶而坐,或叙叙往日,或展望未来,最好勿谈国事,忙里偷闲,和敬清寂,度过一段笑而不答心自闲的从容岁月。这时,茶已不是茶,与艺、道结合,是道场,是心境,是生活方式,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茶,还是茶,这已是第三重境界。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时的认知已超越凡常,到了禅宗倡导的“从日常琐碎和平常事物参悟人生大道和宇宙奥秘”的境界,走出茶艺茶道的文化包裹,直抵内核,如佛所说的“放下”,放下方得轻松自在,得到最朴素也最真彻的真相。
姑且说这么多,不管你在第几重,吃茶去!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艺茶道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工艺  为何  饮茶  茶道  茶艺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剧烈运动后能不能马上喝茶
剧烈运动后能不能马上喝茶
喝茶时遇到的这些怪味
喝茶时遇到的这些怪味
多喝茶的益处
多喝茶的益处
每日喝茶可预防糖尿病
每日喝茶可预防糖尿病
喝茶是一种享受 看茶同样也是
喝茶是一种享受 看茶同样也是
感冒发烧后能喝茶吗?
感冒发烧后能喝茶吗?
喝茶能解酒吗?
喝茶能解酒吗?
老年人冬天应该怎么喝茶呢?
老年人冬天应该怎么喝茶呢?
到底喝茶的误区是那些呢?
到底喝茶的误区是那些呢?
喝茶应注意的礼节
喝茶应注意的礼节
认识喝茶用的茶器
认识喝茶用的茶器
每天喝茶的几大好处
每天喝茶的几大好处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