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敕修百丈清规》中可以看到,寺院各种活动所需的礼仪中,几乎都有茶汤相伴。一场活动中的禅门茶汤礼,从态度、准备、入堂、座次、坐姿、饮法、退坐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矩,要求僧人不可错乱失礼。甚至点茶的礼仪,也被制定得极其详细。
宋代禅林之所以兴起独特的茶汤礼仪,一方面受世俗“茶宴”风气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则是由于追古颂古、参话头之风的影响,如“吃茶去”公案等。
圆悟克勤只是众多饮茶僧人中的一位,他又是如何与“茶禅”扯上关系的呢?这主要是源于他写给弟子虎丘绍隆的一封受法印可状。而这份印可状后来被弟子带到日本珍藏,奉为日本茶道至宝。克勤禅师在印可状上简单阐释了禅的精神,告诫虎丘绍隆不可“带水拖泥”,当“以用破用,见机而行”,等等。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份印可状真迹流入茶道家松平不昧手中,由此悟出了茶汤与佛法之间互通的关系。后据日本学者推定,“茶禅一味”的提法应该起于克勤禅师在夹山撰《碧岩录》时,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试用禅理来解释和品味茶的奥妙,终有所悟。
那么,圆悟克勤是否真的写过“茶禅一味”四个字?是否真的在夹山提炼出“茶禅一味”思想?
我们虽没有准确答案,但就像段玉明教授所认为的“‘茶禅一味’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应是早已在圆悟克勤的禅学思想中基本体现出来了”——茶与禅可以在无心之处相逢——无心参禅,花红柳绿;无心饮茶,柳绿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