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禅茶,众说纷纭,用之不慎,便有专家出以微词;由此先简释,以免在春光下中枪。题目只是茶友结伴于春一起品茶的由头,以寺为境,便系于禅;与春光逅,便得之一缘,就这么简单,望习考者万莫深究。
习茶多于檐下,而茶性舒展更益于无檐的天然。时至春明媚,于露天接阳,便把品茶的兴致放量至极。事极易逝,春娇难葆,那只好以文字来立存,权且作了光阴的新巢,裁下片春,在时过境迁后来反刍回味。
寺庙名曰“僧官寺”,位于重庆铁山坪山脊,记载说是始建于隋,现于原址重建,还有待完善。刹内一石地空坝,有鼓楼与经壁衬映,便是一静心好境,于此品茶,不但静而定,且可放眼春绿嫣花,在清静福地中伴香汤畅和,也身寄春光而不枉了。
数十茶友多着茶服春裳,为了与茶与春应和,更为与春光下的好心境应和。因是自发的邀约,所以参与者搬桌搭台也是自发的卖力;虽有茶友破相一摔,也未败兴而返,且自摔至终,都带伤参与,反倒成全了活动的圆满。
春下禅境,置席便是爱茶人的欢喜。心爱的案巾、茶具、伴景、插花,在悉心摆弄中,便把茶友们各自的心思铺陈于席,呈现的其实是与春一样盎然的兴致,其中的巧思妙构无不是春中一葩,令人赏心悦目。
茶席铺就,各色风姿如桃红柳绿,都成了春光下的景致。正是:一席妙弄各搔首,皆思何把春来邀。
静心落座,先有美“茶女”开场一白,继而杨家美女绰约抚琴,宋琴古韵,禅刹仙灵,便把思绪悠远,让人有溯古的恍若,真是:春光怡人古今同,只是人异各畅春。
弦停音渺,引心临茶。值春,应先以绿茶为益,便有“云岫茶心”的高山绿茶的茶艺演绎;茶席以白纱与拙石相契为底,寓意云岫相与;竹垫上玻璃晶杯为器,辅以藤编花器中斜出的一枝红梅,便把春的气象收罗于席中方寸。绿女且吟,红女事茶;文声语韵和着泡茶的一招一式,就把绿茶的清香在文化意蕴的衬托中汩缓散发。
境由心造,亦心宜境随。春气为底,禅刹为象,茶席就凝聚了茶事的氛围;各席风格纷呈,—有席伴景以玲珑佛龛,恰合禅刹仙气;有席精巧,以剔透晶器泡制艳丽花草,便接了春华朝气;有席靛蓝为底、暗红案巾为饰,配以纯色白瓷茶器,临席落座,让人宁神静气……茶有千般,适器便良性尽展,合境便引人入趣。
仅仅是一段时光,春山禅境,缘茶投趣,一干人的自在就泡在了茶汤与暖风里。七席茶殊,茶友交流互品,都褪了尘俗挂碍,暂隐在春里、在庙里、在茶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其实,我们都是做不成陶渊明的;我们都是车马而来,还得车马而返呢。人也不是非得困顿在文明的悖论里,放下清晰的逻辑,见了这春色怡景,端一杯茶来就着心里的畅快,把这段光阴给收藏了,不啻也是岁月的财富。
一杯茶,若真能在春景禅意下让人的心灵更近,那还真是一份功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