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佛结缘的媒介

时间:2014-11-26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引起的疲劳和补充因过午不食而缺乏的营养物质,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引起的疲劳和补充因“过午不食”而缺乏的营养物质,以解决其矛盾。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自然使其成为僧侣们最理想的饮料。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产茶、饮茶历史十分悠久。相传4000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说明茶的最初功能是药用疗病。《神农本草》说:“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东汉名医华佗在《食论》中也说:“苦茶久食,益意思。”世界茶坛宗师,我国唐代茶叶科学家陆羽在《茶经》中对茶的性能与功能作了高度概括,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渴生津、止痛去烦、舒筋活骨、明目等功效,宜于精行俭德之人”。

        僧侣毕生修行以求功德圆满,自然属于“精行俭德之人”,故最适宜于饮茶。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对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均有许多论述,“饮茶养生之术”由此逐渐形成。可见,饮茶是最符合佛教道德观念的。茶的“养生”、“清思助谈”之功效遂成为佛与茶结缘的最初与最佳媒介。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功效  茶叶  饮茶  茶经  历史  生津  养生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4种茶千万别喝
4种茶千万别喝
不同派别的普洱茶味道
不同派别的普洱茶味道
饮茶三不宜
饮茶三不宜
黑茶“四砖”之区别
黑茶“四砖”之区别
2016年1月第1周普洱茶免费茶样
2016年1月第1周普洱茶免费茶样
2015年无量山古树散茶毛料批发
2015年无量山古树散茶毛料批发
无量山古树茶纯料批发 620元/
无量山古树茶纯料批发 620元/
隔夜茶竟是良药
隔夜茶竟是良药
冬季爱喝茶的你,真的喝对了吗
冬季爱喝茶的你,真的喝对了吗
冬季喝茶的10个禁忌
冬季喝茶的10个禁忌
普洱茶的后发酵各种表现
普洱茶的后发酵各种表现
如何品普洱茶生茶
如何品普洱茶生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