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与佛教

时间:2018-06-12 15:33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茶与佛教,因缘深长。自古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以求解脱。要求做到: 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
 
 
      与佛教,“因缘”深长。自古就有“禅一味”的说法。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以求解脱。要求做到: “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因而,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而原产中国的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自然使茶成了僧侣们最理想的平和饮料。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古人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茶且具有“三德”:一是坐禅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而中国禅宗的坐禅,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从而,茶叶成了佛教的“神物”。
    茶与僧人生活的关系很密切,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可上溯到晋代。东晋高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中说: “跣定清谈,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茶。”其中就有此意。又据《晋书·艺术传》记述,东晋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南临漳)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来提神防睡。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烈。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写道:“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有的僧人甚至达到“唯茶是求”的地步。  
    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由于嗜茶成癖,因此每说话之前总要说声: “吃茶去”。《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载道: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师问: “新近曾到此间么?” 曰:“曾到。”师曰:“吃茶去。” 又问僧,僧曰: “不曾到。” 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问曰:”为甚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从谂禅师的机锋语,僧徒们往往通过这些平常的语言就能达到“悟道”的目的。自此以后,“吃茶去”三字,便成了禅林的著名法语。当代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因此偈语还曾书写过一首五绝,诗曰:
      七碗受至味,一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无独有偶,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亦有诗曰:
      今古形殊义不差,
      古称荼苦近称茶。
      赵州法语吃茶去,
      三字千金百世夸。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 饮茶 茶味 茶经 吃茶 茶谱 生津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苦丁茶繁育和栽培
苦丁茶繁育和栽培
幼龄茶树“分段矮化法”的修剪
幼龄茶树“分段矮化法”的修剪
无公害茶园建设技术介绍
无公害茶园建设技术介绍
白芽奇兰茶的快速育苗技术
白芽奇兰茶的快速育苗技术
老茶园的换种改植技术
老茶园的换种改植技术
万灵在茶园中使用技术
万灵在茶园中使用技术
茶园怎样合理的使用农药
茶园怎样合理的使用农药
茶树种子的繁殖技术
茶树种子的繁殖技术
如何提高幼龄茶树的种植成活率
如何提高幼龄茶树的种植成活率
茶园覆盖栽培技术
茶园覆盖栽培技术
保存安溪铁观音茶叶的方法
保存安溪铁观音茶叶的方法
茶叶保藏需要的气象条件
茶叶保藏需要的气象条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