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冷了 禅香袅袅

时间:2018-07-09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有人说:茶叶是观音菩萨为红尘众生选择的解渴润喉的饮品,为了选合适的植物,观音菩萨尝遍了百种草头,以致唇舌滴血,淋漓不止。 神农尝百草的记载:相传神农为众生翻山越岭,口渴难忍,见一片树叶飘落到眼前,捡起一看,青嫩可爱,汁液润滑,气味芬芳,后经过不断的栽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有人说:茶叶是观音菩萨为红尘众生选择的解渴润喉的饮品,为了选合适的植物,观音菩萨尝遍了百种草头,以致唇舌滴血,淋漓不止。
 
    神农“尝百草”的记载:相传神农为众生翻山越岭,口渴难忍,见一片树叶飘落到眼前,捡起一看,青嫩可爱,汁液润滑,气味芬芳,后经过不断的栽培、更新、繁衍,使茶叶变为如今的“国饮”。
 
    还有这样的传说:禅宗师祖达摩参禅,面壁九年,其间瞌睡难忍,眼皮耷拉,他随手扯下眼皮往地上一丢,于是,地上长出了一株小绿苗,这就是后来人们饮用的茶叶树。鉴此种种,茶叶被蒙上了浓重的宗教色彩。自佛教逐渐中国化后,禅宗的发展和茶道的兴盛,使茶和禅的相提并论成为物质和精神相融合的象征。
  
    茶谓道,禅谓境。以茶味参禅,以禅心品茶,就是人们所追求的“茶禅一味”的境界吗?可不论是从茶的角度谈禅,还是禅的角度谈茶,文字总是苍白无力的:“禅玄无可云,茶妙自待评。”《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禅门宗旨:以心传心,自悟自解。一段闲文怎描述“万法、自性”的玄妙,一本茶经怎概括杯中乾坤的广博?
 
    品茶,可清心、益思,可怡情、修身……若得三二知己,于幽篁间、明月下,一起手谈、论道、吟咏、鉴赏,亦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也,那时,旁有丝竹、清风,手有清茗一盅,眼中山岚之色,心中清泠之音,全聚集在这杯小小的茶杯里,可茶喝到这份上,已经失了三分禅意,只因太刻意。禅,要的不是这境界。
 
    在无月之夜,独自拈一缕夜色沏茶。一杯香茗在手,杯中的茶叶在水的冲泡下缓缓舒展,在那很轻微的声音里,可聆听四季花开花落的动静,可忽略江湖潮涨潮消的澎湃。渐渐,氤氲雾气间,仿佛一片空无,又含无尽乾坤。只要心有闲情,万物皆可品的,品风、品雨、品月、品花、品万籁俱寂的空灵……何必刻意要局限与某一处饮茶或某一时品茶呢?又何必一定要拘泥于某一种茶叶或某一处的茶叶呢?在没有月亮的夜晚,静静地坐在蒲团上,品夜色,动静由心。没有好茶的时候,倒一杯白开水,慢慢地饮,冷暖自知。不正是喝茶的最高境界吗?
 
    佛曰: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不必百般需索。终有一日,生命将绝尘而去,不带走云彩,不带走风,那时,谁家的红炉正旺,谁家的新茗正香,纵是少年风流事,佳人亦然无趣知了。
 
    那时,那事,一切的一切,都已是一杯隔夜的冷茶了。
 
    茶冷了,禅香袅袅……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茶叶  饮茶  茶道  冲泡  品茶  茶味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玫瑰红茶盏
玫瑰红茶盏
普洱茶猪手
普洱茶猪手
清爽的茶食吃出大健康
清爽的茶食吃出大健康
茶宴与茶食的历史
茶宴与茶食的历史
古代茶具的分类
古代茶具的分类
茶叶六大怪味道
茶叶六大怪味道
中唐时期重要的茶事件
中唐时期重要的茶事件
2014年全中国茶叶生产情况统计
2014年全中国茶叶生产情况统计
普洱茶干燥温度特点
普洱茶干燥温度特点
普洱茶饼压制过程中的蒸汽温度
普洱茶饼压制过程中的蒸汽温度
普洱茶的杀青温度
普洱茶的杀青温度
普洱茶冲泡温度的特点
普洱茶冲泡温度的特点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