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禅者之意不在茶

时间:2018-07-11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禅者之意不在茶 心茶即禅茶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配得上这禅茶
 
    禅者之意不在即禅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配得上这“禅茶”之名呢?有人说是龙井,有人云是毛尖,有的猜是碧螺春,有的则断言是铁观音……
    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禅的境界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黄檗希运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未曾踏得一片地。”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古德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破一法,而又不为境所缚。禅者饮茶亦复如是,其意不在茶,而在乎自性清净之心也!世间之茶,可以色、味分别其优劣,“禅茶”看的却是禅者的境界。高者如赵州老僧,可以以茶为剑,斩断学人之妄想。《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语带禅机,“到此间”即可以指所住之寺院,也可指修行之境界,僧答“曾到”,如果是说曾来过此寺院,那根本未入禅门,也只能到门外喝口清茶了,如果是自认已到了禅者的境界,则“吃茶去”则是让其安心修道,照顾自己的“心茶”,院主以分别心,不明赵州之意,则“赵州茶”即是“德山棒”,痛打院主之妄想心,如目连之开山救母,赵州古德可谓是敲碎凡尘救心出,可惜院主根机未熟,不会师意。赵州以茶度人,可谓禅茶之最高境界也!
    后来之禅师,虽少有赵州之境界,但亦重心不重茶,此心无所住,无来亦无去,随处都是“和、敬、清、寂”,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顿入禅境。而凡俗之人,但求茶之外相,观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一念心起,早堕凡尘,去禅远矣!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碧螺春  铁观音  喝茶  饮茶  龙井  清茶  吃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品质和品牌,茶友究竟如
普洱茶品质和品牌,茶友究竟如
收藏市场饱和的普洱茶!走向何
收藏市场饱和的普洱茶!走向何
为什么总说高山云雾出好茶?那
为什么总说高山云雾出好茶?那
怎么闷都不苦的茶就是好茶吗?
怎么闷都不苦的茶就是好茶吗?
品饮湿仓茶与脾湿的关系
品饮湿仓茶与脾湿的关系
品味一杯老白茶的“醇”
品味一杯老白茶的“醇”
茶树的分类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茶树的分类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普洱茶到底冲泡喝好还是煮着喝
普洱茶到底冲泡喝好还是煮着喝
普洱熟茶轻发酵、重发酵的直观
普洱熟茶轻发酵、重发酵的直观
春茶季完全不懂普洱茶的人,怎
春茶季完全不懂普洱茶的人,怎
景迈古树茶的特点是什么?
景迈古树茶的特点是什么?
头道茶喝还是不喝?看完就知道
头道茶喝还是不喝?看完就知道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