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禅一味”的最初因由

时间:2018-08-0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人们一想到禅,脑际往往会闪现出一幅人在大树下或草木间打坐、静虑的画面。这种人在草木间的意象正是汉字茶的构字法。如同看图解字一般,茶字形象的构字法对抽象而奥妙的禅作了最通俗易懂的注解。茶实现了人与草木最原始的交流,禅则实现了人与外界最和谐的交融。殊途同
 
 
    人们一想到禅,脑际往往会闪现出一幅人在大树下或草木间打坐、静虑的画面。这种"人在草木间"的意象正是汉字""的构字法。如同看图解字一般,""字形象的构字法对抽象而奥妙的"禅"作了最通俗易懂的注解。实现了人与草木最原始的交流,禅则实现了人与外界最和谐的交融。殊途同归,茶和禅都为人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找到了一条捷径。这也说明了茶和佛、茶和禅之间虽素昧平生却似曾相识,这就是"禅茶一味"的最初因由。
 
  茶之为饮,发乎中国上古时代的神农氏,距今七千多年。佛问世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距今二千五百多年。茶和佛第一次结缘于两汉时期。据古代《天下大蒙山》碑记: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吴理真就在蒙顶山种下了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吴理真因此被敬为茶祖。东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吴理真在蒙顶山脱发修行,并修建了天盖寺和智炬寺,亦佛亦茶,首创"茶佛一家",被尊为甘露禅师。
 
  及至唐代,在寺院长大的陆羽写就《茶经》,为中国第一部茶书,茶风由此日盛,茶登上"国饮"的位子。唐末五代,河北赵州禅师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开创了禅茶文化之先河。与此同时,在南方,武夷扣冰古佛同样深谙"吃茶"之道,教化闽王"以茶净心,心净则国土净;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首倡以茶治国。引茶入禅,引禅入茶,茶和禅完美结合。
 
  宋代圆悟克勤禅师,在湖南夹山着就禅门第一书《碧岩录》,并悟出"茶禅一味"之道。日本荣西禅师将《碧岩录》和"禅茶一味"墨宝传入日本,后经一休宗纯、村田珠光、南浦绍明、千利休诸禅师的发扬光大,渐渐形成日本茶道。在本土,圆悟禅师弟子大慧宗杲禅师将"茶禅一味"的理念带回余杭径山寺,大兴茶禅之风,再次吸引日本昭明等禅师前来"取经",学习寺院的茶礼、茶宴以及植茶、植茶技艺。彼时产于武夷山下建窑的茶具兔毫盏传入径山,再从径山传到日本,被误称为天目茶碗,即是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禅茶的历史见证。同时,大慧法嗣道谦禅师(武夷山五夫人)把"茶禅一味"的思想传播到南宋的文化中心武夷山,与当地的"三教"(儒、释、道)文化以及悠久的茶文化进一步碰撞、融合,提炼出儒家之正气、道家之清气、佛家之和气、茶人之雅气,糅合成以"正、清、和、雅"为核心理念的中国禅茶文化
 
  《续茶经》记载:"武夷造茶,僧家最为得法",明末清初,武夷山茶僧们发明了乌龙茶。甘浓郁馥、经久耐泡的乌龙茶工夫茶提供了"有米之炊",为工夫茶道的形成与传播创造了物质条件。而工夫茶作为茶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华人世界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人类的人文进程。"茶禅一味"结出了绚丽多彩的"舍利子".
 
   因此,中国禅茶文化发端于蒙顶,启蒙于赵州,开创于夹山,实践于径山,而最终完善于武夷山。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的历史  茶文化  乌龙茶  工夫茶  茶树  茶叶  茶具  茶道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健康饮茶方法
健康饮茶方法
冷开水泡茶可以治糖尿病
冷开水泡茶可以治糖尿病
常食茶水煮米饭可防治四种疾病
常食茶水煮米饭可防治四种疾病
饮茶能消暑降温
饮茶能消暑降温
茶里含有的一种茶氨酸能增强身
茶里含有的一种茶氨酸能增强身
茶堆砂蛀蛾的介绍
茶堆砂蛀蛾的介绍
茶神泽叶螨的介绍
茶神泽叶螨的介绍
从生活中来到茶中去
从生活中来到茶中去
高脂血症和肥胖者的茶疗处方
高脂血症和肥胖者的茶疗处方
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
茶能解渴、提神
茶能解渴、提神
为什么茶味道只是好一点价格却
为什么茶味道只是好一点价格却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