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文化中的佛典与禅语

时间:2019-01-23 13:5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 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
   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水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会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
   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茶道 中国茶 茶道 历史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国茶界乱像之泛滥的茶文化
中国茶界乱像之泛滥的茶文化
“南茶北引”60周年纪念活动研
“南茶北引”60周年纪念活动研
中式茶文化—茶服
中式茶文化—茶服
乐清市政协和乐清市茶文化研究
乐清市政协和乐清市茶文化研究
第十二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在
第十二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在
那些不靠谱茶文化宣传
那些不靠谱茶文化宣传
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赴福建武夷
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赴福建武夷
央视《文化十分》栏目聚焦茶文
央视《文化十分》栏目聚焦茶文
清明茶的特征、茶文化
清明茶的特征、茶文化
“贵州省青年之声”湄潭县首届
“贵州省青年之声”湄潭县首届
第二届采茶文化旅游节在西兴镇
第二届采茶文化旅游节在西兴镇
《金瓶梅》除了潘金莲还有茶文
《金瓶梅》除了潘金莲还有茶文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