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与佛教的“苦静凡放”

时间:2019-01-30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茶与佛教的苦静凡放 苦是佛教四谛之首,而茶性也苦,故可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的同时,吟味人生,参破苦谛。略带苦涩的茶,饮之能破睡,这是茶进入佛寺最直接的原因。进而在茶事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

   与佛教的“苦静凡放”
   “苦”是佛教“四谛”之首,而茶性也苦,故可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的同时,吟味人生,参破“苦”谛。略带苦涩的茶,饮之能“破睡”,这是茶进入佛寺最直接的原因。进而在茶事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写道:“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佛家认为茶有“二德”:能助人通夜不眠;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茶叶成了佛教的“神物”,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禅茶一味”之说。
   “静”是达到澄怀观道的必由之路,也是“戒、定、慧”的基础。静坐静虑,茶能提神益思,成为禅者最好的朋友,茶道与佛教在文化性格上属于同一色调:阴柔、静寂、清旷、安祥而又端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正所谓“为饮涤尘烦”。据《茶经》载,僧人在两晋时即以敬茶作为寺院待客之礼仪。到唐朝,随着禅宗的盛行,佛门嗜茶、尚茶之风也更加普及。寺院茶礼包括供养三宝、招待香客两方面。中晚唐时的百丈怀海和尚创立了《百丈清规》后,寺院的茶礼已趋于规范。在清寂、古朴的禅堂,以茶敬佛,以茶消心,以茶待客,所谓“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佛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的小事契悟大道。茶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平民百姓都可以栽植、制造、啜饮,从而获得不同层面的感受。以茶入佛,是最适宜不过的。僧侣以茶布施做佛,以茶祭奠圆寂高僧,以茶参禅悟道,以茶代餐,举行茶会、茶宴,以茶汤饯飨宾客等,已成为禅礼风尚。许多重要的法事活动,规定必须鸣鼓集众,由住持供茶,顶礼膜拜,宗教氛围十分浓重,也容易被凡人俗子所接受。
   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品茶同样要“放”,做个无事人,把私心杂念放下,才能进入“正、消、和、雅”的境界。通过饮茶使人轻松、宁静、平和、自在、喜悦,清除凡尘之杂念,使得身心安然。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叶  饮茶  茶道  品茶  茶经  茶性  品茗  茶礼  茶汤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景迈山有哪些茶?景迈山的茶,
景迈山有哪些茶?景迈山的茶,
普洱昔归古树茶口感有什么特点
普洱昔归古树茶口感有什么特点
云南岩茶是什么茶?是普洱茶吗
云南岩茶是什么茶?是普洱茶吗
磨烈普洱茶怎么样?有人用这个
磨烈普洱茶怎么样?有人用这个
那卡古树茶怎么样?那卡古树茶
那卡古树茶怎么样?那卡古树茶
茶行业要洗牌?八马、七彩云南
茶行业要洗牌?八马、七彩云南
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
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
8582明星茶品解析,走进勐海茶
8582明星茶品解析,走进勐海茶
走奢侈品路线的小罐茶崛起,杜
走奢侈品路线的小罐茶崛起,杜
勐海茶厂有价无市的经典款是多
勐海茶厂有价无市的经典款是多
大益投资要点分析|2006年以前
大益投资要点分析|2006年以前
大益投资分析:生肖普洱茶的未
大益投资分析:生肖普洱茶的未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