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师父,什么是修行的精要?”
师父:“饥来吃饭,困来睡觉。”
弟子:“每一个人不都这样吗?”
师父:“不是的,世间人,该吃饭时不吃饭,百般心思;该睡觉时不睡觉,万般计较。”
原来,活着是一种修行。每一件事都尽平心静气去完成,每一样工作都心平气和去做,每一个人都和善亲切地去对待,时刻让自己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这恰如诸葛孔明说的:“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淡泊无以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
活着是一种修行,修行在心。时时拂拭,日日反省,不让心灵蒙上垢尘,就是每天都在修行;修行在心,顺其自然,不骄不躁,不灰心丧气,不以今天的得失计较明天的成败,就是每天都在修行;修行在心,心是一切之根,一切之源。抗击压力负荷,锻炼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火炼,每每当我陷入愚昧与绝望的泥淖时,总有一颗心的呼喊,生命最低落的时候,转机就要来了。从而我获得新生。所谓一叶一菩提,万丈高楼平地起。活着每天都在修行。
活着是一种修行,修行在性。性情所至,人之秉性脾性。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最使人敬畏的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原则。”在我看来,心中的道德原则实则每个人对周边人事物,心中的天枰称和是非度量。乃是性情所至。活着是一种修行,修的并非得道成仙,而是修情养性。
佛说,人有七情六欲,清性寡欲,性情豁达,心宽体胖,方能功德圆满。活着当普度众生,方能修行,功到自然成。
修行在性。性有好怀,分不同的种类。摒除顽性、贪性、惰性、劣根性和狭隘自满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好自己,找好位置,既不夸夸其谈、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坚定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活也活得自然,活也活得洒脱。修行在性。慕木棉之高洁,叹橡树之挺拔,感白杨树之笔直,羡梅花之耐寒,佩兰竹之清雅。性至纯至臻,至善至美,从而体现生命绽放的意义,人生的百态兴味。活着,其实每天都是在修行。天有刮风下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乐悲欢。把握好自己的性,守住那份美好的情,以弥补气候和旅途中的不足,好好活着,就是一种修炼。
活着是一种修行,修行在脸面。“树要皮,人要脸。”“脸皮厚吃够够,脸皮薄吃不着。”“死要面子活受罪。”“脸要厚,心要黑,乃厚黑学”“三分交情,七分薄面。”“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脸面有好有坏,分很多种,诸如此类。把面子放下,平心做好自己。通过努力锻炼,凤凰涅磐,欲火重生,自然博有金面银面。可见脸面是一种修行,修行高了到家了,生活有滋有味,活着游刃有余。这和职位高低,地位贵贱没什么关系。何况小人物,还有大智慧呢!
修行是一门艺术,折射出尘世的色彩斑斓,也折射出尘世的阴暗晦涩。修行是一门学问,学的是如何生活,怎样活着,活着怎样去做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古有神禅禅宗,抑或道教老庄,还有少林武艺、佛法无边,而今仍有俗家弟子带发修行,以及硬软气功、修炼心法等等。讲究的是同样一个词:修行。
许三多曾说过,人好好活着,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好好活着,看清当下,其实就是修行。不要执着于过去,一切现成,不必外求。
点一盏照亮心灵的灯,多一份禅性,生活不同姿态,处处有精彩和禅机。不要预支烦恼,幸福是可以重修的,学会珍惜活着的每一刻。
活着是一种修行,修的就是自己生活的身心性情和活着的姿态、行为。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