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

时间:2023-12-25 10:09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宋林逋诗曰:春烟寺院敲茶鼓,
普洱茶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的地方。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宋林逋诗曰:“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
 
    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
 
 
    “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具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众僧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
 
    历史上许多僧人以煮茶品茶而闻名于世。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他的《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诗,赞誉了剡溪茶的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五代十国时,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称之为“汤神”,授予华定水大师上人的称号。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宋代有一种倾注茶汤于碗中使汤纹形成各种物象的游戏,称作“茶百戏”。僧徒福全擅长茶百戏,能使汤纹组成一句诗,并列四碗可组合成一首绝句。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鉴赏研讨可谓精妙非凡。
 
    后世尊为“茶圣”的陆羽,虽然不是僧人,但却出身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也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三岁时,被竟陵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一手高超的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成就,著成《茶经》一书。书中论述了茶的形状、品种、产地、栽培、采制、煮饮和茶具等问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整个社会饮茶风俗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宋代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徒、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即现在我们常用的冲泡茶叶的方法。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饮茶习惯 冲泡茶叶 烧水煮茶 茶风俗 普洱茶 普洱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注意这些饮茶禁忌:不要把自己
注意这些饮茶禁忌:不要把自己
“人人爱茶全民饮茶”--你喝紫
“人人爱茶全民饮茶”--你喝紫
拉祜族传统饮茶方法
拉祜族传统饮茶方法
土家族饮茶礼仪
土家族饮茶礼仪
回族特色饮茶习俗
回族特色饮茶习俗
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维吾尔族的饮茶习俗
维吾尔族的饮茶习俗
西藏饮茶风俗
西藏饮茶风俗
饮茶定亲:独龙族婚俗
饮茶定亲:独龙族婚俗
饮茶带来的巨大好处
饮茶带来的巨大好处
饮茶大忌
饮茶大忌
饮茶也需要三看
饮茶也需要三看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