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味和禅味

时间:2024-01-12 09:14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佛门有一句禅语:茶禅一味。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便成为佛家信徒的最佳饮品。 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岸寺有降魔禅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
普洱茶
 
   佛门有一句禅语:禅一味。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便成为佛家信徒的最佳饮品。
 
   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岸寺有降魔禅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遂成风俗。”许多僧人嗜好饮茶,竟至“惟茶是求”的地步。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饮茶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内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茗之处;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僧人饮茶所击之鼓;寺院设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门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僧人对我国茶艺的发展也起过重要作用,他们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姜等一起煮饮,称为“茶苏”。到了宋代,余杭还举行过“茶宴”和“斗茶”活动,并且发明了把茶叶嫩芽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许多品茶大师出自寺院。唐代陆羽曾是僧人,嗜茶且精于茶道,后被誉为“茶圣”,所撰《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茶与佛事有着历史的渊源。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时恰好是茶树开始在中国广为栽培的时候;佛教盛于唐代,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几乎同步。从地点看,南方的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建寺庙的理想之处。
 
   纵观茶史,各种名茶经历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漫长过程,首开茶树培植先河的是寺院的僧人。浙江天台山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素有“佛天雨露,帝王仙浆”之誉的名茶“天台云雾”就首创于僧人之手;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福建武夷山出产的名茶“武夷岩茶”,以寺院采制的最为得法,僧人们根据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凤尾龙须”三种名茶;武夷山天观寺所产大红袍,也是寺院名茶;江苏洞庭东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东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
 
   以茶道闻名于世的日本,原来并不产茶。在唐代,日本留学僧从中国广州明惠禅寺、宁波天童寺把名茶籽带回日本,种在了梵释寺等寺院。弘仁六年(公元815年),嵯峨天皇到梵释寺品茶,十分高兴,下令推广茶树种植。从此,中国茶叶在日本扎下了根。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庐山云雾茶 采摘的茶叶 武夷岩茶 饮茶习俗 中国茶叶 碧螺春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泡出属于自己的普洱茶味道
泡出属于自己的普洱茶味道
七夕情如许 淡入禅茶味
七夕情如许 淡入禅茶味
知茶味时 往事烟云时
知茶味时 往事烟云时
只为找回原始最初的茶味道
只为找回原始最初的茶味道
茶味人生 可道可名亦可悟
茶味人生 可道可名亦可悟
茶味引导禅味 禅道提升茶境
茶味引导禅味 禅道提升茶境
张文雄:茶味人生
张文雄:茶味人生
为何每次泡茶味道都不同
为何每次泡茶味道都不同
林清玄:茶味
林清玄:茶味
红茶味甘性温
红茶味甘性温
这些茶味要不得
这些茶味要不得
G20峰会国宴上的那些茶味菜肴
G20峰会国宴上的那些茶味菜肴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