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禅一体 宁静致远

时间:2018-08-02来源:网络 作者:文哥浏览:
茶禅一味、茶禅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也是茶文化和禅文化合二为一的集中体现。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习俗的形成与佛教传入中国几乎是同步的,均始于东汉时期。 佛教僧人生活来源最早依靠乞讨和施主布施,一部分来自政府部门直接供养。魏晋南北朝时期


   “禅一味”、“禅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也是茶文化和禅文化合二为一的集中体现。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习俗的形成与佛教传入中国几乎是同步的,均始于东汉时期。

  佛教僧人生活来源最早依靠乞讨和施主布施,一部分来自政府部门直接供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时因社会动荡造成大量游民僧人流入寺院。无寺可居的流民,一变而为游僧。乃至禅宗四祖道信时,实行“作”“坐”并重,这是佛教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一大创举。这里的“作”为“作务“,“作役”,泛指一切生产劳动。道信号召手下的门人都去从事生产劳动,以便“得一口食塞饥疮。”他在黄梅双峰山聚结500多名禅众定居,垦荒耕种,自给自足,正式把通过劳动解决吃饭问题作为禅门一件大事来做,且列进禅行之中,为当时的流民逃僧创建了一个世外桃源。“坐”即“坐禅“,坐而修禅的意思。坐禅要求僧人静坐敛心,集中思维,专注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以期大彻大悟。

  到禅宗五祖弘忍时,“作”“坐”已定型化,并在禅思想上有所创新。弘忍把禅贯穿于日常劳动生产之中,且进而把劳动生产提高到禅,而不是一般地将禅贯穿于世俗生活。 由达摩提出的关于众生“心性”即是“佛性”的基本思想经历道信、弘忍的变革,正式形成中国禅宗,并完成了以自信自主、自求解脱为中心教义的立宗工作。这就为长期流动的禅僧们最终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组建起一个生活上比较有保障的社会群体。

  自坐禅进入佛教僧徒的宗教修持生活和禅众从事农耕生产一开始,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制作及茗茶就融入佛事活动,成为佛教寺院一大劳作。 坐禅,作为佛教僧人的修行方法,要求独自一人脚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90夭为一期,此外还规定过午不食、不饮酒和不食荤。这样既能提神醒脑,驱除疲劳困倦,又能使清心修行的茶成为禅僧必不可少的饮料。禅僧坐禅时,每焚完一支香,就要饮茶,一天甚至能喝四五十碗茶。饮茶有助于参禅、面壁省悟的神妙作用,为越来越多的僧人所亲身体验。唐代《封氏闻见录》载,泰山灵岩寺降魔藏“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唐代诗人杜牧的“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诗句,更是生动描述了老僧参禅烹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习俗  采摘茶叶  茶文化  茶树  茶叶  饮茶  制作  风俗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六大茶山中,攸乐较宽广,倚邦
六大茶山中,攸乐较宽广,倚邦
茶叶产品要走向大众化,应从哪
茶叶产品要走向大众化,应从哪
热门投资茶为什么不适合品饮?
热门投资茶为什么不适合品饮?
什么是普洱茶中的“八病”?
什么是普洱茶中的“八病”?
深度揭秘2007年普洱茶背后的庄
深度揭秘2007年普洱茶背后的庄
普洱茶百问:老挝、缅甸、泰国
普洱茶百问:老挝、缅甸、泰国
给新人建议入门茶的选择 (大益
给新人建议入门茶的选择 (大益
老茶档案:2001年红大益简体云
老茶档案:2001年红大益简体云
勐海茶厂99绿大树青饼系列的由
勐海茶厂99绿大树青饼系列的由
宋聘号、福元昌、同庆号、陈云
宋聘号、福元昌、同庆号、陈云
湖南黑茶、云南普洱茶、广西六
湖南黑茶、云南普洱茶、广西六
好茶用好水,“软水”和“硬水
好茶用好水,“软水”和“硬水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