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禅与茶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3-08-12来源:TEA EXPO 作者:玲儿浏览:
无论是中国的茶文化,还是日本的茶道,禅与茶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相互辉映的,更有茶禅一味的说法。那么,禅与茶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茶博会下面就跟大家谈谈禅与茶的不解之缘。 禅茶文化的内涵在于一个雅字,根深蒂固地成为禅文化的代名词。禅与茶的文化,在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无论是中国的茶文化,还是日本的茶道,禅与茶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相互辉映的,更有“茶禅一味”的说法。那么,禅与茶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茶博会下面就跟大家谈谈禅与茶的不解之缘。
 
       禅茶文化的内涵在于一个雅字,根深蒂固地成为禅文化的代名词。禅与茶的文化,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秉持淡泊的人生态度,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认为能净化人的内心。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茶禅一味”,其实就告诉世人,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
 
       寺院僧人自出家后,会遵守佛教教规,抑欲忌荤,静心修座,以此来体悟大道。坐禅时,座前的一碗茶能提神解渴,能助他们在坐禅时精神集中。茶中的微苦带甜、清淡洁净,适合佛教的人生态度,长期饮用可以使人品性寂静,人心平静。
 
       在僧人的眼中,茶并非只是一碗普通的茶,也并不简单地作为解渴的饮品,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茶成为了无可替代的饮品,所以寺院僧人多爱茶、嗜茶。加上与僧人之性相通,久而久之,便与僧人解下不解之缘。
 
       从古时开始,寺院对茶道的仪式就很有研究。寺院会设有专门的“茶堂”,供僧人讨论教义、品茶之用;还设有“茶鼓”,召集僧人前往茶堂;还会有专门的人负责煮茶、献茶等。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大多数会自己种茶、制茶。
 
       其实许多对茶有深度研究的大师,大多数与佛教有很多渊源。比如唐代的茶圣陆羽,他从小在寺院长大,并在寺院时就已嗜茶并且精于茶道
 
       当年,抚养陆羽的僧人智积大师因烹茶而闻名,被唐代宗招进宫中。当然时间久了也会怀念旧味道。想再喝上陆羽泡的茶,于是陆羽进宫,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陆羽自己烹了一茶,随着茶香的散发,不远处的智积大师惊呼道:徒儿来了!
 
       可见,陆羽与智积大师,在长期如禅般的感悟后,两人达到了以茶通心的禅境。之后陆羽所攒写的《茶经》就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以茶为主的书,为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茶自古以来总能与对人生的悟道相提并论,茶入口中,先苦再得其甘。禅与茶形影相随,这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着人间佛教和社会的文明,开创了独特的禅文化和茶文化,并使禅茶融为一体。
 
       “禅茶”不仅仅是指从坐禅之后的饮茶,若是能从精神层次影响人,那时候开始禅味是无时无处不在的。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文化  茶博会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茶叶  饮茶  茶道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的流动传播
茶的流动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大益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大益茶
头遍水二遍茶三遍四遍是精华
头遍水二遍茶三遍四遍是精华
第3届太原茶博会15日开幕,缤
第3届太原茶博会15日开幕,缤
花都开好了请坐下喝杯茶
花都开好了请坐下喝杯茶
茶在诗文中的七种别称
茶在诗文中的七种别称
茉莉小种红茶
茉莉小种红茶
地道的茉莉红茶
地道的茉莉红茶
咖啡引发的茶思考
咖啡引发的茶思考
茶不能乱泡
茶不能乱泡
喝浓茶解酒的危害你了解吗
喝浓茶解酒的危害你了解吗
从健康角度来说茶
从健康角度来说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