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茶道的精神
1、抽签决定座位——无尊卑之分
茶会开始之前,组办方要到会场安排座位,标示座次。与会人员到达后,抽号码签,然后依抽到的号码就坐,不能挑选。自己将奉茶给谁喝,自己可喝到谁奉的茶,事先并不知道,因此,不论职业职务、性别年龄、肤色国籍,人人都有平等的机遇,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互间更为坦然、亲切,呈现出一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景象。
2、依同一方向奉茶——无报偿之心
泡完茶,大家依同一方向奉茶,如今天约定泡四杯,三杯奉给左邻的三位茶侣,最后一杯留给自己,那就依约定把茶奉出去。第一道是端着杯子出去奉茶,第二道以后是把泡好的茶盛在茶盅内,端出去斟在自己奉出去的杯内,意思是被奉者可以喝到自己泡的数道茶汤。参加茶会的每个人泡的茶都是奉给左边(或右边)的茶友,自己所品之茶却来自右边(或左边)茶友,人人都为他人服务,而不求对方报偿,这就是无所为的奉茶法,目的在培养人们应“放淡报偿之心”。
3、接纳、欣赏各种茶——无好恶之心。
无我茶会的茶是自己带来的,而且在公告事项上是注明“种类不拘”,因此,每人喝到的数杯茶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茶。由于茶类和沏泡技艺的差别,品味是不一样的,但每位与会者都要以客观心情来欣赏每一杯茶,从中感受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只喝自己喜欢的茶,而厌恶别的茶,使大家以一种超然的心情品尝每位茶友带来的茶叶。从绿茶、乌龙茶到红茶,各种茶有各自不同的色香味与个性,我们应该尊重它们,并以它们的角度冲泡它、表现茶、欣赏茶。
4、努力把茶泡好——求精进之心
每一个人喝到的数杯茶不一定都泡得很好,往往会喝到一杯泡得又苦又涩或淡而无味的茶,这时可能会有两种情绪反应:“哪一个人泡的?那么难喝。”或“泡坏了,我可要小心。”茶道上当然尊崇后者的态度,因为“泡好茶”是茶道最基本的要求,茶都泡不好,还论其他大道理,有如学音乐,连琴都没能弹好,还谈什么以音乐表达某种境界?学美术,连彩笔都应用得不好,还谈什么以线条、色彩表现艺术的境界?所以无我茶会开始泡茶后就不准说话了,以便专心把茶泡好。
无我茶会奉茶时会为自己留一杯茶,就是便于了解自己的茶泡好了没有,有何缺失下一道赶紧补救。把茶泡坏了,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茶。从品茗不同茶中,可以让自己检讨自己泡得如何,而保持精进之心。长辈常告诉我们: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为人最重要的修养。
5、无需指挥与司仪——遵守公共约定
茶会进行时并无司仪或指挥,大家都按事先《茶会公告》内容所列项目进行,养成自觉遵守约定的美德。事先都已经排妥,并约定好了,为什么还要指挥?经常参加无我茶会,就可以养成遵守公共约定的习惯。
6、席间不语——培养默契,体现群体律动之美。
“茶席观摩与联谊”时间一过,开始泡茶后均不说话。 等待茶叶浸泡期间,让自己沉静下来,体会一下自己存在于这个空间的感觉,体会一下自己与大地、与周遭事物结合的感觉。大家用心于泡茶、奉茶、品茶,时时自觉调整,约束自己,配合他人,使整个茶会快慢节拍一致,并专心欣赏音乐或聆听演进,人人心灵相通,即使几百人的茶会亦能保持会场宁静、安详的气氛。这一节的“无声”、“默契”与上一节的“无需指挥”,让茶会的进行有如宇宙的运转、季节的更替那般自然,那么不露刀斧味。
7、泡茶方式不拘——无流派与地域之分。
茶具不同、茶叶不同、服装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国度地域不同,但大家在同一茶会方式下努力把自己带来的茶泡好,泡好了茶,恭恭敬敬地把茶奉给抽签遇到的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这样有爱茶之人扬异求同,颇有天下茶人本一家,直逼一期一会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