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中国茶道文化的影响

时间:2018-06-21 10:14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中国的茶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的文化;很可能在天平时代(719-794),至少是在奈良时代的末期,作为唐朝文化-环的吃茶,就已传入了我国。主要传播者是鉴真和尚与日本高僧最高澄法师。这段话,乃日本学者森木司良所说。森木司良是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著有《茶史温
 
 
    中国的茶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的文化”;“很可能在天平时代(719-794),至少是在奈良时代的末期,作为唐朝文化-环的吃茶,就已传入了我国。”主要传播者是鉴真和尚与日本高僧最高澄法师。这段话,乃日本学者森木司良所说。森木司良是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著有《史温话》(孙加瑞译),概述了日本有关史.道以及饮茶风习之发展情况等茶事。兹摘要如下。
    荣西禅师曾于乾道四年(1168),淳熙十四年(1187)两次到宋朝留学,回国进带去了大量“岩山茶”种子,并广为种植,使种茶成为日本农家副业,而吃茶风习也    逐渐由贵州阶层扩展到庶民大众。荣西回国后,不仅用汉字撰著《吃茶养生记》二卷,向全国推广饮茶;而且凭吃茶养生法治好了镰仓幕府的将军源实朝之糖尿病。接着,元代高僧古林清茂将中国茶禅一体的哲学及抹茶法传到日本。义满之子足利义政(1435-1490)建造银阁寺,首创茶禅一体之工夫茶饮茶方式,遂形成书院的饮茶仪式。室町时代,一休之徒珠光对书院茶道持半否定态度。他继承发扬了茶祖荣西禅师的茶道教义,认为“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禅道的中心”。珠光的着眼点,在于“如何把一直以享乐为中心的茶道改变成节制欲望的体现禅道核心的修身养性的茶道”,于是创立了“和美茶”,武野绍鸥紧接着又将珠光倡导的茶道向前推进了一步。日本安土桃山时代之千利休(1522-1591),乃绍鸥之徒。千利休把茶道精神总括为“和.敬.清.寂”,释言之,即酷爱和平,甭心宁静,人与人互敬互爱,人与自然和谐,茶器用具之协调美,人与人间之契合美,展示了人类希    冀和平与安定的理想。千利休之和美茶道艺术,乃创造了多样造型的饮茶程式,即“工夫茶。”
    1.踏入茶会庭院,“在贮水钵前,以冷水漱口净手,身心为之一爽”。“这是进入茶室举行茶道的精神准备”。
    2.进入茶室的客人,鉴赏过壁龛中的墨迹之后,就将座位面对茶釜。主人取出炭斗,放好茶釜,燃起炭来,这就是烧炭手法,“......请客人们领略火相之美”。
    3.烹茗。“最重要的是水”,“黎明时分一尘未染的净水”最上,“这是千利休待客的一片深情”。
千利休茶道的神髓,在于“以和谐安定为基调,执意探索和美茶的极境。茶道,可以毫无保留地体现在任何型式之中,问题在于如何从型式中解脱出来,达到无我无的境界”。这就是千利休茶道为何能一直流传至今之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道文化 饮茶方式 中国茶 工夫茶 好茶 为何 茶叶 饮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台湾茶道文化以茶为媒
台湾茶道文化以茶为媒
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
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
台湾茶道文化以茶为媒的生活礼
台湾茶道文化以茶为媒的生活礼
茶道文化你知多少
茶道文化你知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大益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大益茶
日本茶道文化之七美
日本茶道文化之七美
茶道文化空前兴起的社会前提条
茶道文化空前兴起的社会前提条
茶道文化兴起于唐代寺院
茶道文化兴起于唐代寺院
茶艺茶道文化
茶艺茶道文化
闽南茶深延中国茶道文化
闽南茶深延中国茶道文化
讲述“阿婆茶”里的茶道文化
讲述“阿婆茶”里的茶道文化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