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茶道与琴道

时间:2018-06-26 09:3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何谓琴道,何谓茶道?有人认为琴中有道、茶中有道,两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最终追求;也有人认为操琴、习茶只是一门技艺;还有人引用《老子》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认为道是说不清楚、讲不明白的,只可体悟,不可谈论。 道不是
 
   何谓琴道,何谓茶道?有人认为琴中有道、中有道,两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最终追求;也有人认为操琴、习只是一门技艺;还有人引用《老子》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认为道是说不清楚、讲不明白的,只可体悟,不可谈论。
   “道”不是用来谈论或者探讨的,而是要实践的,要在具体的生活中体悟“道”的存在。
   什么是道?道就是规律,就是方法,就是途径。既可以存在于普通百姓的开门七事中,也可以存在于文人雅士的书斋七事中。既可以操缦悟道,也可以瀹茶悟道、恭耕悟道、坐而论道。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禅宗里说:平常心即道。可见“道”原本是很平常的,无处不在,无事不显。“道”在哪里?就在泠泠七弦上,就在幽幽茶汤里,就在我们的生活日用里。道是东方哲学的根基和核心,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和皈旨。孔夫子曾感叹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道在历代贤哲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中国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据传伏羲氏制琴,神农氏作曲,初为五弦,周文王、武王各增设一弦,成为七弦,遂成定式。蔡邕在《琴操》里说:“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癖,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关于古琴的记述,除《尚书》、《左传》、《乐记》、《吕氏春秋》等外,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也有记载。在我国古代,古琴艺术比一般音乐艺术有着更为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更可以思兼天下。
   中国亦是茶的故乡,茶的原产地。茶树的种植,茶叶的药用以及饮用,最早都是从中国开始的。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见,茶的发现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的神农氏。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融会了儒家、道家及佛家精华,并掺揉着大自然的真意,是古老的华夏文明贡献给全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寻一幽静的处所,邀三两茶友,焚一柱香,沏一茶,一曲高山流水;何不是人生快意?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茶树 茶叶 茶道 茶经 历史 茶汤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浅谈四大茶道之“雅士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雅士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世俗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世俗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贵族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贵族茶道”
茶马古道贡茶道
茶马古道贡茶道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茶道源于中国又失于中国
茶道源于中国又失于中国
安徽黄山的传世茶道
安徽黄山的传世茶道
茶道中的禅语:"无"
茶道中的禅语:"无"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