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中国茶道:饮茶之道

时间:2018-07-03 17:20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中国茶道:饮茶之道 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陆羽,字鸿渐,又字季疵,号桑
 
   中国茶道饮茶之道  
 
   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论,说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陆羽,字鸿渐,又字季疵,号桑苎翁,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县人)。陆羽著《茶经》三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十章。四之器叙述炙茶、煮水、煎茶、饮茶等器具二十四种,即封氏所说"造茶具二十四式"。五之煮、六之饮说"煎茶炙茶之法",对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水、煎茶、酌茶的程序、规则作了细致的论述。封氏所说的"茶道"就是指陆羽《茶经》倡导的"饮茶之道。"《茶经》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也是第一部茶道著作。   
 
   中国茶道约成于中唐之际,陆羽是中国茶道的鼻祖。陆羽《茶经》所倡导的"饮茶之道"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中国茶道即"饮茶之道",即是饮茶艺术。   
   中国的"饮茶之道",除《茶经》所载之外,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朱权的《茶谱》、钱椿年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茶书都有许多记载。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工夫茶"则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工夫茶的程序和规划是:恭请上座、焚香静气、风和日丽、嘉叶酬宾、岩泉初沸、盂臣沐霖、乌龙入宫、悬高冲、春风拂面、薰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茶道 中国茶 工夫茶 功效 饮茶 茶具 茶道 茶艺 茶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国茶道兴衰与日本茶道的流传
中国茶道兴衰与日本茶道的流传
林清玄:中国茶道传到很多地方
林清玄:中国茶道传到很多地方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
漫谈中国茶道的两大茶德
漫谈中国茶道的两大茶德
中国茶道四要素:环境、礼法、
中国茶道四要素:环境、礼法、
专家提出让中国茶道成为“最美
专家提出让中国茶道成为“最美
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
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
中国茶道和茶艺有什么的区别
中国茶道和茶艺有什么的区别
道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的渊源
道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的渊源
儒家思想和中国茶道的渊源
儒家思想和中国茶道的渊源
食神蔡澜怒喷“中国茶道”:老
食神蔡澜怒喷“中国茶道”:老
90后力挺怒喷“中国茶道”的食
90后力挺怒喷“中国茶道”的食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