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茶道与茶艺

时间:2018-07-10 14:19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可行道,以可雅志。”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千利休(1522-1592年)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
   茶艺大致分以下几道程序:
   静气,即排除杂念,静下心来,营造一种安详的气氛;
   烹汤,即取泉水(或河水)烧沸烹气一般用瓦器、锡,要洁净无异味,火须旺炽无烟,文武相宜;
   焚香,敬茶圣陆羽;
   涤器,洗涤茶盏,茶盏要用白瓷,洁净无瑕,洗后用干布擦干;
   烫盏,用开水汤一遍盏,以荡祛寒气;
   赏茶,察茶色,观察形,闻茶香
   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盏中,一般每盏以3-5克为宜;
   洗茶,用一沸水少许浸润茶叶,而后将头汤倒去,使茶叶湿润涨发;
   注汤,用三沸水,提壶急水下冲,但茶汤要均匀,水至七分,加盖少顷;
   敬茶,举案齐眉,以茶敬客,以茶会友;
   闻香,约三分钟,将茶盖轻轻揭开一缝,使香气溢出,沁人心脾;
   观色,绿茶已青翠为胜,观之汤清叶绿为上品,浑黄者次之;
   品味,轻啜一口于齿颊间灌漱,再徐饮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
   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
   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文化之间。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茶的四种境界:喝茶、品茶、茶艺、茶道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茶道 茶文化 中国茶 喝茶 茶叶 饮茶 水质 茶具 茶道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
茶道组合介绍
茶道组合介绍
普洱茶与中国茶道
普洱茶与中国茶道
茶道是重精神而轻形式
茶道是重精神而轻形式
茶道、花道、香道,都是心道
茶道、花道、香道,都是心道
6大茶道礼仪
6大茶道礼仪
茶业大佬共寻茶道源头
茶业大佬共寻茶道源头
优雅的茶道“干泡法”
优雅的茶道“干泡法”
如何理解茶道的精神
如何理解茶道的精神
茶道自然
茶道自然
把茶道放入生活可以吗?
把茶道放入生活可以吗?
宗旦茶道的经典格言
宗旦茶道的经典格言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