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壶、茶、禅的关系

时间:2018-07-11 13:48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茶道与禅道撰文,往往立意高远,文墨留香,自古好此道者数不胜数。然则读来却晦涩难通,仿佛如此才能彰显笔者的脱俗境界。某自认无此修为,只得另辟蹊径,白话一番,表表心境,以娱看官。 此文由来是一位朋友在我微博上的发问,问题很简单:紫砂为什么适合喝茶? 这看似
 
    茶道与禅道撰文,往往立意高远,文墨留香,自古好此道者数不胜数。然则读来却晦涩难通,仿佛如此才能彰显笔者的脱俗境界。某自认无此修为,只得另辟蹊径,白话一番,表表心境,以娱看官。
 
    此文由来是一位朋友在我微博上的发问,问题很简单:紫砂为什么适合喝茶
 
    这看似浅显的一问,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答个通透。我若不负责,随便挑个几点一答,如紫砂透气性、养之类的言辞,或可搪塞过去,但却有违朋友如此用心的一问。
 
    紫砂与茶,茶道与禅皆密不可分。可惜到了今天,无论紫砂、茶道、甚至禅都变得流于形式,苛求表面功夫。
    一如紫砂,先问泥,再问形,继而问工,最后问作者,唯独不去品评紫砂壶的韵!壶友之间交流,往往先谈的都是某某大师作品,什么价格。比下去的假意吹捧一番,比过他人的沾沾自喜一番。却忘了壶是主体,非人也。作者只是通过他们艺术的或工艺的手法,将壶的境界韵味尽量展示出来。而人们却将之弃如敝履,舍本逐末的去追求作者的名气,升值的空间等等等等。
 
    二如茶道,陆羽号称茶仙,所著《茶经》确有统筹茶道而析之的气魄。茶分类别,功不厌细,礼不厌繁,品不厌杂。然则唯独遗失了茶的禅意。这恐怕跟他年少时摒弃寺院有关吧。我认为,陆羽当得茶王,当得茶帝,当得茶圣,却当不得茶仙。茶道一味,并非贵族文人才能品评的,将茶强分等级便落了下乘。再辅以材质的等级,功法的等级,礼节的等级,陆羽终究是将茶道推得离百姓越来越远。
    其实我认为,牛饮未必不是茶道,道法自在人心。手中有茶,泡之有功,敬之以礼,心中却反复纠缠这一套复杂的流程,茶道之意早荡然无存,何以存着道法?
 
    三如禅意,佛陀因众生愚钝,特赐三宝——戒、定、慧,以解三毒——贪、嗔、痴。敛财的寺僧不论,这是一种贪!而禅宗的僧人又何不是持戒修行,以期哪日顿悟成佛。这又缘何不是一种痴?法相俱空,于是万法求空,执著于空,这又缘何不是另一种著于相了?
 
    说此三如,只想提炼一点:无论紫砂、茶道、禅,我们都失却了本心,去追求纷繁复杂的表面功夫,舍弃了弥足珍贵的意和觉。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紫砂为什么适合喝茶?一则意境相通,让人把握茶之韵味,壶之韵味,使之相辅相成。所谓砂之特性,茶之优劣,反不是那么重要。那么禅,则是品味之间的一种意念留存。禅之为辅,悟之为主。以品茶养壶之间,把握生活之味,感悟艺术之美。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紫砂壶 喝茶 工艺 壶友 茶道 品茶 茶经 价格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各种泥料的紫砂壶
各种泥料的紫砂壶
闲说紫砂壶原材料
闲说紫砂壶原材料
千万不可用化工壶
千万不可用化工壶
紫砂壶绞泥技术
紫砂壶绞泥技术
紫砂壶的优劣与泥料粗细无关
紫砂壶的优劣与泥料粗细无关
应该如何识别化工泥的壶
应该如何识别化工泥的壶
紫砂壶的成型方法与造型分类
紫砂壶的成型方法与造型分类
紫砂壶装饰之包锡
紫砂壶装饰之包锡
紫砂壶装饰之镶嵌工艺
紫砂壶装饰之镶嵌工艺
紫砂壶装饰之胎中加砂
紫砂壶装饰之胎中加砂
紫砂壶装饰之泥绘
紫砂壶装饰之泥绘
紫砂壶装饰之浮雕
紫砂壶装饰之浮雕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