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中国古代茶典故三则带你走入茶道

时间:2018-11-21 16:52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茶类品种也十分的多,从古至今饮茶都是中国人的习惯之一,悠久的茶历史文化长河中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关于茶的典故,下面就带大家来看看下面三则茶典故吧。 典故一:北魏杨 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茶类品种也十分的多,从古至今饮都是中国人的习惯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关于的典故,下面就带大家来看看下面三则茶典故吧。
 
   典故一:北魏·杨 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典故二:苦口师是茶的别名。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典故三: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据《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待问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待问也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便大办宴席,热闹非凡,在宴会期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此时他的侄子千里,因为"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怨"。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茶 饮茶 历史 团茶 制作 贡茶 茶汤 茶类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道的简约之美
茶道的简约之美
正宗的日本茶道
正宗的日本茶道
通一点茶史 悟一点茶道
通一点茶史 悟一点茶道
静思茶道“八礼法”
静思茶道“八礼法”
“万里茶道”武夷山文学采风活
“万里茶道”武夷山文学采风活
茶道用具介绍
茶道用具介绍
肌肤也要乐享茶道
肌肤也要乐享茶道
茶道爱情
茶道爱情
茶道究竟起源于何时
茶道究竟起源于何时
日本的茶道、花道、书道
日本的茶道、花道、书道
工夫茶道与日本茶道
工夫茶道与日本茶道
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
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