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茶道蔓谈

时间:2015-09-07 17:51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近年来,国学很热,传统文化很火。这也顺便带动了茶文化的兴热。于是,出现了很多跟茶有关的人与事,我便是其中之一。 习茶七年,直到今时越感觉自己对茶之研究太浅太浅。对于茶道之体悟,也才刚刚启蒙。 不过,现在可能是喝的茶多了,脑袋倒是越清醒了。发现茶这个东西,真的很顽皮,很任性,一片树叶搅和得世界五彩缤纷,一杯清汤泡

普洱茶

     近年来,国学很热,传统文化很火。这也顺便带动了茶文化的兴热。于是,出现了很多跟有关的人与事,我便是其中之一。
     习茶七年,直到今时越感觉自己对茶之研究太浅太浅。对于茶道之体悟,也才刚刚启蒙。
     不过,现在可能是喝的茶多了,脑袋倒是越清醒了。发现茶这个东西,真的很顽皮,很任性,一片树叶搅和得世界五彩缤纷,一杯清汤泡得世人神魂颠倒!
     比如很多人总喜欢把茶说得很高深,一提茶,不往茶道上说就显得自己没底蕴。不往佛学上靠就显得自己没文化。于是便有了很多传播茶道的所谓茶人,一堆又一堆的所谓传播者,看得人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真论到品茶泡茶鉴别茶时………呵呵,茶学就上升成了哲学。
     当然,我自身也说不清!但六年的学习,却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茶就是茶,没那么多事!人太复杂,把茶想多了!
     何为茶?首先,它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就是说跟我们吃饭一样,有的人爱吃米饭,有的人爱吃馒头,于是就有了有人爱喝茶,有人爱和水或者饮料,其实它是一个生活常备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必需品。此处的茶,就是一个老百姓都要消费的大众消费品。所以,这里的茶,可以大杯牛饮,可以大冲泡,可以嘻哈打闹间猛的一口解渴润燥。
      记得我小时候跟爸爸一起进茶馆,每次爸爸都会叫上一杯茉莉花茶。现在才知道,那盖碗中飘零的几朵泛黄的茉莉花配的可是极其粗老的茶底。可这,却是童年里对茶最深的记忆:看着大人们时不时的端起盖碗,文雅的翻动两下盖杯,再轻轻吹一吹漂浮的茶叶而后小啜一口,很有范儿呀!一杯盖碗茶,说尽天下事,谈进万倾粮,这就是从很早以前就有时兴的四川茶馆文化,它是一个交流信息与人际交往的场地,而至今的四川茶馆依然延续着这个文化特点。
     最让我觉得有调调的茶馆,要属以苏州书场为代表的老茶馆,这里有最生动的评书、有那娇媚的吴侬软语,评弹一起,醒木一拍,台下的人啜一口翠绿,晃着脑袋,手指在桌面有节奏的敲击,这般的惬意是任何人都能享受的,是走进寻常百姓的心里的,也是吴越文化最接地气的一个缩影。
     又如潮汕地区、福建地区,不管是菜市场还是波士们的办公室,都会有套功夫茶具,来人无论老少主人都会满脸微笑的叫:“坐坐,喝杯茶先……”它体现了一份热情,一份人情,一种人情味!三杯青茶盛浓情,这杯茶,承载的是一份邻里之意,乡土之情!这也就是最质朴的茶文化!
     如今,我们很多人花大把钱听大师传茶道,听名师讲茶文化,可是,是否能回头看看,看看你身边的人,听听他们的经历,或许你会发现,茶文化不在大师处,而在一泡茶的制作研制上,在一个品牌的发展中,在一个喝茶人的记忆里......
     茶,需要融入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才能够得以延续,能够体现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够得以发展。没有了大众的参与,所有的文化都只是故事。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茉莉花茶 茶文化 功夫茶 普洱茶 盖碗茶 喝茶 普洱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浅谈四大茶道之“雅士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雅士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世俗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世俗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贵族茶道”
浅谈四大茶道之“贵族茶道”
茶马古道贡茶道
茶马古道贡茶道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道与佛教思想的共通之处
茶道源于中国又失于中国
茶道源于中国又失于中国
安徽黄山的传世茶道
安徽黄山的传世茶道
茶道中的禅语:"无"
茶道中的禅语:"无"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