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茶道与法理精神的三大吻合

时间:2023-08-16 10:47来源:妙趣茶叶 作者:未知浏览:
春季是饮茶的好时节。自古以来,国人多有品茶的习惯,幽山古寺间,一把紫砂,一抹熏香,一盏香茗,一本闲书,半天功夫浸润其间。据说,中华饮茶之风始于巴蜀,盛在江南,在提神健身的功效之外,中国人更是赋予其诸多的人生意蕴,衍生出一种流传至今的茶文化。唐朝茶学家
普洱茶 
 
  春季是饮茶的好时节。自古以来,国人多有品茶的习惯,幽山古寺间,一把紫砂,一抹熏香,一盏香茗,一本闲书,半天功夫浸润其间。据说,中华饮之风始于巴蜀,盛在江南,在提神健身的功效之外,中国人更是赋予其诸多的人生意蕴,衍生出一种流传至今的茶文化。唐朝茶学家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见,很早的时候茶文化就已流行,随后的发展更是糅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可谓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在悠久的饮茶实践中,人们形成了一套以茶为媒介的生活礼仪,通过沏茶、赏茶、闻茶、品茶学习礼法,净心育德,渐渐体会茶所具有的清心雅逸去杂修性之妙,这可能是西方人崇尚力量与热情的咖啡文化所难以企及的。于是,茶作为生活中的礼仪元素,形成了茶道之礼,被国人普遍当做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茶道与现代法治文化中的法理精神,达到一种天然的吻合。
  首先,茶道与法理的气质相通,都在于“化”人。喝茶能静心养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背后蕴含的是“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这样的文化熏陶,最终是要改变人的心智,让生活在世俗中的人摆脱七情六欲的过度干扰,修养成为一个品性高雅的人,一个在生活中能够举止有度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同样,现代法律在寻求对人的行为外在规范的路径中,不断发现强制性的规制总是难以实现立法者的意图,如何将包括立法者本身在内的所有人融入对法的信仰体系之中,可能还是需要回归到法理精神的“内生之道”上来。
  其次,茶道与法理的工序严谨,都注重程序美感。茶品不同,与之匹配的茶器和工序也不尽相同,都需要依据茶叶的品性发掘出一套泡茶的程序之美。无论是功夫茶的慢工细活、优雅有度,还是盖碗茶的盖、碗、托三位一体,象征着天、地、人合一,道中人对茶的品鉴绝非仅看最后的茶汤是否明亮透彻,滋味是否鲜活清爽,更包含了一整套从制作烹煮到茶器品式和饮茶礼仪的程序感受。
  现代法治精神,更是将程序价值推崇到极致的高度。在各种各样的法理描绘中,程序都不是做菜的“味精调料”,而是法治这道菜不可或缺的主要食材之一。
  再者,茶道与法理的受众广泛,都具有可得性和普适性。中国的茶文化雅俗共赏,从“百姓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到“以茶行道,以茶雅志”,不同的人群都能从中各取所需、各得其趣。
  法理亦不难得,更能普度众生。虽然在科学的范畴上,法理已经被诸多法哲人探微与发掘得如此高深莫测,但就法治的生活方式而言,真正有价值的法理都蕴含在朴实的生活当中,于每个人的身边都能找到。从排队而引发的宪政秩序迷思,从红绿灯而引发的程序便宜共识,从对待小偷的态度而引发人的尊严与价值探寻,诸如此类,于我们所见所闻之间,都有普适性法理的存在。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发掘它的心思,有没有寻找它的空闲,有没有尊重它的态度。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功夫茶 普洱茶 盖碗茶 喝茶 普洱 功效 茶叶 饮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孔子茶道有六条
孔子茶道有六条
茶道文化可归结为茶趣、茶德、
茶道文化可归结为茶趣、茶德、
韩国传统茶道
韩国传统茶道
赤壁市旅游局“茶道寻源”活动
赤壁市旅游局“茶道寻源”活动
茶道里座位的讲究
茶道里座位的讲究
闽蒙合力 助推万里茶道融“一
闽蒙合力 助推万里茶道融“一
安化茶叶遗存纳入“万里茶道”
安化茶叶遗存纳入“万里茶道”
中蒙俄“万里茶道(茶叶之路)”
中蒙俄“万里茶道(茶叶之路)”
中国的琴道与茶道
中国的琴道与茶道
“万里茶道”复兴记
“万里茶道”复兴记
中国茶道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中国茶道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万里茶道”沿线28个节点在江
“万里茶道”沿线28个节点在江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