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小青柑茶膏 > 茶膏茶粉 >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时间:2023-09-25 11:26来源:51普洱网 作者:未知浏览: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作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
普洱茶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作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 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制作方法 普洱茶膏 普洱茶 普洱 好茶 工艺 茶叶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膏其实还能调饮冲泡你造吗
茶膏其实还能调饮冲泡你造吗
传承与创新从茶膏制作工艺看茶
传承与创新从茶膏制作工艺看茶
茶膏的保存方法
茶膏的保存方法
普洱茶膏的制作过程
普洱茶膏的制作过程
茶膏的熬制
茶膏的熬制
茶膏的历史概述
茶膏的历史概述
茶膏存放与泡饮
茶膏存放与泡饮
茶膏的存放介绍
茶膏的存放介绍
现代普洱茶膏与古代普洱茶膏相
现代普洱茶膏与古代普洱茶膏相
普洱茶膏带着历史的陈香与现代
普洱茶膏带着历史的陈香与现代
滇南古韵普洱茶膏
滇南古韵普洱茶膏
古树普洱茶膏冲泡
古树普洱茶膏冲泡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