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小青柑茶膏 > 茶膏茶粉 >

茶膏简史和工艺

时间:2019-07-20 17:39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茶膏并非现代产物,而是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茶膏的雏形,并且一经面世就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供皇室享用。茶膏的制作技术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朱元璋废龙团凤饼改散茶,茶膏也随之消失,直到清朝才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

茶膏并非现代产物,而是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茶膏的雏形,并且一经面世就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供皇室享用。茶膏制作技术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朱元璋废龙团凤饼改散茶膏也随之消失,直到清朝才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后来清宫御房在民间制工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正式以官方文献的形式出现了“普洱茶膏”的名称。1792年,普洱茶膏首次作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至今我们还能看到出自故宫的普洱茶膏贡品。历史的选择和现代科学研究的论证表明,云南普洱茶是最适合制成茶膏的原料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的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基本都来源于云南土司发明的“大锅熬膏法”,其操作非常简单而且对生产工具与场地要求不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茶坊,只要有锅,有滤布就可操作。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考证,其整个工序如下:
 
1、将茶及茶末放置大锅中,充分煎熬,使汁全出为止。投一次茶料,反复熬煎七次。
 
2、将煎熬之茶汤盛于布袋中压榨.使茶汤滤出.反复多次,避免有茶渣
 
3、将滤出的茶汤,再置于大锅中煎熬,茶汤上面浮土浅黄色之物,以小锅铲剔去,膏汁始清。
 
4、茶汤煎熬成极浓茶汁时,转盛于中锅中煎熬,至液体呈膏状,再易小锅收膏,搅拌须快,此时应注意力求不嫩不老为度,其程度全凭眼力和经验,取起一团,拉长不沾手,色起淡褐色,恰到好处。
 
5、用具:第一套用大铁锅、二套大铁锅、三套铜锅,四套钢锅,滤汁细布,定型模子,存膏器暂用铁盒,以玻璃瓶盛装最适合。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膏 制作技术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原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岩茶怎么存竟由制茶工艺直接决
岩茶怎么存竟由制茶工艺直接决
茶的好口感工艺制造你造吗
茶的好口感工艺制造你造吗
你知道紫砂壶制作中手工程度最
你知道紫砂壶制作中手工程度最
东南亚为什么会有古树茶工艺和
东南亚为什么会有古树茶工艺和
百年独有制作工艺--单丛焙火
百年独有制作工艺--单丛焙火
你知道白茶和黄茶的制作工艺吗
你知道白茶和黄茶的制作工艺吗
白牡丹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白牡丹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探秘古法工艺只为一杯纯正正山
探秘古法工艺只为一杯纯正正山
普洱茶工艺可以无标准不能没有
普洱茶工艺可以无标准不能没有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对普洱茶品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对普洱茶品
当普洱茶遇上创新工艺就赋予了
当普洱茶遇上创新工艺就赋予了
福鼎白茶内幕:传统萎凋工艺真
福鼎白茶内幕:传统萎凋工艺真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