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题分三期为大家详细介绍《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一书。作者陈杰从唐宋茶膏的产生到清朝茶膏的确立,依据掌握的史料和生物学常识为我们梳理了一条清晰的普洱茶膏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且站在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茶膏唯独留下了普洱茶膏的原因。
内容亮点
一、古代普洱茶膏的发展过程
二、为什么是普洱茶?
三、现代普洱茶膏的陈化机理
古代普洱茶膏
在中国的茶业发展史上,普洱茶膏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在普洱茶膏还没有形成之前,古代茶人一直不断尝试——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并将获得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可饮用的超级茶产品。虽然在唐朝和宋朝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茶膏的经验,但是到乾隆年间普洱茶膏才正式定名,并以特殊的身份位列为茶中珍品。
唐代茶人陆羽,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将茶叶中出现的“膏”记录在《茶经》里的人,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他撰写的《茶经》是我国甚至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经典著作。此书主要描述了唐代蒸青饼茶的制作方式: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烘之、穿之、封之。其中蒸之、捣之、拍之三个工序是与“膏”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三道工艺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使溢出的茶汁出现膏化现象。虽然陆羽从制茶茶饼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并没有将茶汁与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保持在茶饼上,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虽然陆羽之后的唐代出现了“茶膏”,但是仍然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还是属于“含膏”的性质。相比唐代,宋代的茶业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原因在于:1.两宋三百余年倡导以文治国,教育兴盛;2.宋代的品茶与赏茶开始走向世俗生活;3.茶人群体的进一步扩大。其中可与陆羽齐名的“超级茶人”是宋代皇帝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300多个皇帝中唯一一个写茶书的人,他写的《大观茶论》详细的记载了程序繁杂、要求严格、技巧细腻的斗茶。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宋代的茶人已经成功地将茶叶与茶汁分离,又将茶汁还原为另一种稠状物质,即茶膏。其制作工艺在南宋赵汝沥的《北苑别录》中有记载。宋代是中国名茶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从《宣和北苑贡茶录》中,可以体察到为皇家所造团饼茶纳入皇室茶普。其中以龙团凤饼最为精致,另外书中还录有38种团饼茶模型,有方、圆、椭圆等多姿多彩的造型。但是由于这种制茶工艺繁琐,需消耗太多人力物力,并且贡茶制度造成各级官吏对茶农茶工的剥削以及过分强调茶艺等因素。被明朝皇帝朱元璋明令禁止,并全部改为“散形茶”。
清代的茶业发展是继中国唐宋之后的又一顶峰。于唐宋不同的是,唐宋只专注于饼茶的制茶技艺,而清朝则是“百花齐放”。我们现今熟知的“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魁猴”等都是在清代定名的,普洱茶和普洱茶膏也是在清代确定了自己的名称。1729年,清朝雍正皇帝下令云南总督制作普洱团茶、女儿茶和茶膏进贡朝廷作为贡茶。但是由于其采用的是云南土制法——大锅熬制制作普洱茶膏,与当时盛行的“炼丹术”相似,致使乾隆皇帝下令将普洱茶膏便从云南上供的茶品中移除,但令人疑惑的是从云南进贡普洱茶的数量却在逐年增加。答案也同样出乎我们意料:普洱茶膏迁入清朝皇宫内由自己制作,并在制作工艺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压榨制膏”的工艺,而这种工艺采用的原料依旧是云南上供的普洱茶。使普洱茶膏的制作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由此正式确立,也就是我们现如今俗称的“宫廷普洱茶膏”。
1925年,随着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到了20世界50年代,中茶接受国家赶制茶膏,供给援藏干部,但是由于其采用的是“大锅熬膏法”,生产质量较差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此茶膏又一次销声匿迹。但在2004年以后,普洱茶膏又悄然出现,先是鲁迅先生的二子周海婴将鲁迅先生保存的普洱茶膏(3g)拿出来拍卖,接着广东著名的普洱茶专家林荣坤也将自己制作的茶膏像世人展示。2005年云南出现了一家新成立的企业——蒙顿茶制品有限公司,是第一个将普洱茶膏作为成熟产品推向市场的企业。
古代制作茶膏的方法有两种:1.云南土司大锅熬膏法,操作极其简单,对生产工具与场地要求不严。2、清代皇宫“压榨制膏法”,这种熬膏法是借鉴唐宋时期压榨制膏的思路,而形成的更高级别的生物科技。但是其工序繁琐,费时费力且制作成品奇高,产量较低。不管怎么说这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压榨设备的前提下,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那清朝宫廷预制的普洱茶膏到底有何用途呢?1.给皇帝品饮或者赏赐有功大臣。是超贵族身份以及皇权的象征。2.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使者。在乾隆时期,茶膏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英国使者,体现泱泱大国的顶级茶品3.纳入中药体系。清代著名药学家赵学敏将普洱茶膏纳入《本草纲目》一书中,作为养生药材。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