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壶、藏壶,不必强求多而全,也不必强求精而专,但是藏名家壶,却是历代收藏紫砂壶的风尚。从宋代开始,收藏和把玩紫砂壶就成为一种艺术追求,但是随着供春、时朋、李仲芳、欧正春、时大彬等一批名匠大师的不断涌现,追求名家紫 砂名壶又成为当时社会流行的一种风气。日本人奥玄宝在《壶图录》中说:“壶或有无款而优于有款者,然无款而良者不及有款而良者。近人往往爱无款者,无他, 虑有款之真伪难辨也!”。
因此,有识着说:“有款求其真,无款求其善。”这十个字,是藏壶、赏壶的要旨。
明清时期,一些紫砂壶上开始出现了工匠的姓名款,工匠用各种方法,或刻、或雕,记下自己的款识和年代标记,以上提到的各位名匠,也是后人从“壶款”上认识并逐渐认同追捧的。由此,辨认壶款,认清壶款,读懂壶款成为藏名家壶的第一步。
紫砂壶研究专家说,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自是身价百倍,因此,古时民间就有仿名人壶的现象。但是,尽管精雕细琢,壶形似甚至神也似,但是壶款却未必。
比如,时大彬的壶款一般在壶的底部或壶把下方等不显眼处。还有人形容其壶款,“均为楷书,笔划也干净利落,下刀时重,起笔方而锐。”想必,方寸之间的雕刻,想达到大师的神韵,恐怕非一日之功。
香港罗桂祥博士根据大量的出土实物归纳紫砂壶款识的特征就是,“明万历年间,以欧体楷书刻于壶底,明清则刻名与印章并用,康熙以后,刻字减少、除壶底用印外,或于盖内、把下盖印。”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