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茶具,这种现象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尤其在冬天,有时候玻璃杯在倒入开水的同时,会听到“be”的一声,很吓人。清洗玻璃内胆暖瓶壶时,用冷水冲洗玻璃内胆,之后如果倒入开水,很容易炸裂,冷热发生变换的时候,物质跟不上缓冲,就裂了。这就是所谓的惊裂。
说的专业一些,就是因为物体在急剧的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尤其是受热或者受冷不均匀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物体在不同的部位膨胀/收缩程度不同,因而出现应力高度集中,而对于硬度高,延伸率低,脆性强,热传导效率低的材料来说,就很容易出现在高度集中的应力下出现裂纹。各种材料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不一样,因此表现也不同,比如说塑料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开裂,玻璃、瓷器、陶器在局部骤热的情况下容易开裂等等。
有朋友问到,就在前几天自己的一把壶泡茶的时候突然裂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朱泥壶。之后问他是否是朱泥壶?他说是的,那这应该是属于“惊裂”了。
那为什么是朱泥壶首当其冲呢?
朱泥壶本身密度高,壶内积水不易收干,这并不是表面泥料有问题,而是泥性所致。朱泥壶含铁量高,烧结后膨胀系数和热裂性都大。久未使用,壶身完全干燥的情况下,不可直接开盖冲入热水,以免“惊裂”。使用前应合盖,先以温水由盖外冲暖壶身,再以热水以同一手法冲浇,然后正常泡茶。
发生“惊裂”的季节,大多是冬天,这时候周围环境温度低,泡茶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冷热交替,这时候朱泥壶就得多注意了。在其他季节,可能由于天气或人为原因,周围环境温度低,就得多当心了,别由于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正常使用紫砂壶泡养之前,先往紫砂壶壶内注入一半或者1/3的清水(正常泡茶所使用的清水就行了),然后再待注入开水至满壶,合上壶盖,均匀受热摇荡几次,倒出来,为了不浪费,这些谁可以冲洗茶杯和公道杯。就是这么简单的步骤,就可以温了壶,又清洁了茶壶和茶具。最后再往壶内投入茶叶,就可以正常冲泡了。
这样做的原理,是假设一把壶放了许久没有使用,胎土干燥了,壶壁内的水分不够均匀和滋润,这个时候突然一道开水进去(加上夏天空调底下或者冬天室内温度低)壶可以有效避免在高温的冲击下而发现惊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