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宋代茶具该如何鉴定

时间:2023-09-04来源:华夏 作者:未知浏览:
宋代茶具该如何鉴定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从器形上分辨 老的急须壶器形饱满,流把的转折都有一定力度,塑造自然。而仿品在器形上显的中规中矩,流口显得过于规整,把身与壶身的拼接显得极其生硬。 从鉴定的大角度上说对器形的把握能力是极其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宋代茶具该如何鉴定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从器形上分辨
 
  老的急须器形饱满,流把的转折都有一定力度,塑造自然。而仿品在器形上显的中规中矩,流口显得过于规整,把身与身的拼接显得极其生硬。
 
  从鉴定的大角度上说对器形的把握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很多时候只要感觉器型不对那就要对这件器物打个问号了。老的东西都有自身气韵的存在。古时候做瓷做陶很多都是家庭作坊,农耕时代更是讲究自给自足,很多民窑的窑工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或拉坯,或刻画,或施釉烧窑。子承父业、夫妻同窑比比皆是,所以才能赋予一件器物一身“气韵”,我们古玩行所谓的"一眼货“(一眼新一眼老)便是如此了。而这种功力是浮躁的仿品工坊(JIAHUO基地)所仿不出的。要留心感受便会有体味,同图对比更加明显(特别鸣谢版主提供素材)。因此我们在鉴定器物时先在大的形韵上有一定把握之后,再去从细节上来鉴别新老。
 
  制作工艺的区别
 
  急功近利的当代艺术品仿制太过木讷呆板,高转速的拉坯轨迹下形成了明显的机器旋纹,再从底胎来看,老的壶底一气呵成,且平足的底挨刀更少(修坯现象弱),那是因为窑工的熟练几乎不需要反复蹂躏泥巴。而在胎面上也能明显感受到岁月的痕迹,这就牵扯到露胎处的“干湿”问题。对比着看,因为老陶瓷历经千百年的时间洗礼之后,它的胎质会变得干涩,一些瓷化程度及密度不高的胎土甚至变得疏松,在高古瓷中我们便称之为干胎,反之仿品尽管经过化学做旧但是其胎依旧显“湿”。
 
  本期的这个器物虽然不像五大名窑般珍贵,也不系属大窑口生产。但有仿品的出现足够说明它作为一件宋代福建窑口的民窑普品茶具,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收藏价值的,而这个器型作为宋人茶具之一的确是斗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在功夫茶空前火热的当代大陆中它并不多见,反倒在大宋朝对日出口外销之后岛民大量仿制生产流行至今。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茶文化  功夫茶  品茶  茶具  收藏  工艺  鉴别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陶土茶具介绍
陶土茶具介绍
白瓷茶具造型精巧
白瓷茶具造型精巧
青瓷茶具典故
青瓷茶具典故
茶具之黑瓷茶具
茶具之黑瓷茶具
一个好的普洱茶具备三个基本要
一个好的普洱茶具备三个基本要
陶质茶具 古朴典雅
陶质茶具 古朴典雅
青花瓷茶具
青花瓷茶具
教你怎样保养红木茶具
教你怎样保养红木茶具
怎样才能挑选好的茶具
怎样才能挑选好的茶具
宋元时期茶具的发展
宋元时期茶具的发展
中国茶具发展史
中国茶具发展史
隋及隋以前的茶具
隋及隋以前的茶具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