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明代晚期紫砂器的两种发展方向

时间:2023-09-06来源: 藏瓷网 作者:未知浏览:
明代紫砂茶具的种类主要有穿心铫、紫砂壶和紫砂杯盏三类。但究其发展过程却颇多疑问。作为创始之器的供春壶始终无法确认。按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紫砂壶创始于金沙寺僧,后传于供春,供春擅作小壶,后时大彬游娄东后学作小壶。然后名工辈出,不可胜数。金沙寺址尚存,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明代紫砂茶具的种类主要有穿心铫、紫砂紫砂杯盏三类。但究其发展过程却颇多疑问。作为创始之器的供春壶始终无法确认。按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紫砂壶创始于金沙寺僧,后传于供春,供春擅作小壶,后时大彬游娄东后学作小壶。然后名工辈出,不可胜数。金沙寺址尚存,然又有明末周容《宜兴壶记》云:“始万历间大潮山寺僧。”大潮山在宜兴与浙江长兴交界处,寺址不可考。所谓寺僧当为后人托古之辞,不可信。“供春”首见于万历二十五年许次纾《茶疏》,原文“龚春”;万历三十二年闻龙《茶笺》亦记有“龚春”壶。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证为“供春”。吴骞引申为颐山家童。《宜兴县志》:“吴颐山,仕,正德丁卯发解元。”看来即便(龚)供春其人无误其作品也无法确认。所谓供春小壶亦无从说起。
 
  金沙古井出土的紫砂提梁壶与吴经壶属紫砂肇始之器,当无疑问。吴经壶不晚于嘉靖十二年,金沙古井壶虽然在形态上比吴经壶更为原始,但时代却可能略晚于吴经壶。原因就是宜兴紫砂器创始之初便产生了两个发展方向(图一)。一种是民间实用之器,如金沙古井出土之物。器形粗旷且不加修饰,另一类如吴经壶般,点滴中透着文人雅客的奇思妙想。张渚1509年就记述了煮水沦茶的详细过程,注汤用的是壶,煮水用的虽未明说,大体应该是瓷或锡铫。再看吴经壶,鼓腹小平底,和王问所画之壶无异。当为煮水之用。虽名为壶,实用作铫也。嘉靖十三年成画的文征明《品茶图》中,炉火之上的煮水器从横把造型看应为紫砂穿心铫无疑。那么至少嘉靖中期文人已经开始使用紫砂穿心铫,而紫砂壶的功能已经转化为单纯的注汤器了。目前所见最早的紫砂穿心铫是近年徐州卫遗址出土的,时代不晚于天启四年。至时大彬时代,紫砂壶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新阶段。文人墨客争相追逐大家茗壶,紫砂壶的造型变化增多,壶上刻款开始流行,漳浦壶及扬州壶即为此期代表。及至时大彬“后游娄东,闻眉公与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作小壶”,紫砂壶更趋于文人雅玩了。华师伊壶当具此期特征。金沙古井出土的壶和罐代表着紫砂器的另外一个发展方向。高领口平底罐共的底部和腹部多烟炱黑灰,应为煮水之铫;而出土的壶已经作泡茶之用了。这种高领口罐煮水、提梁紫砂壶注汤的使用方式在民间一直沿用,并无变化。在蜀山窑址明代地层中的同类器物证明了这一点。直到清代初期,民间才开始使用紫砂穿心铫。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普洱茶  供春壶  普洱  茶具  品茶  泡茶  转化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艺术吸取中华文化
紫砂艺术吸取中华文化
紫砂壶保有茶汤原味的功效
紫砂壶保有茶汤原味的功效
紫砂壶
紫砂壶
新手在选购紫砂壶时有哪些地方
新手在选购紫砂壶时有哪些地方
如何判断紫砂壶的好坏
如何判断紫砂壶的好坏
紫砂古壶识别有妙招
紫砂古壶识别有妙招
紫砂壶鉴别的四字诀
紫砂壶鉴别的四字诀
紫砂茶具和陶瓷茶具相比五点特
紫砂茶具和陶瓷茶具相比五点特
清粉彩紫砂茶叶罐
清粉彩紫砂茶叶罐
紫砂壶的判别与收藏
紫砂壶的判别与收藏
真假紫砂茶具的鉴别
真假紫砂茶具的鉴别
如何看懂紫砂壶收藏
如何看懂紫砂壶收藏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